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如何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表現力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由于舞蹈藝術能較好的表達情感,舞者往往通過各種身體動作來表達,所以高校在舞蹈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具備良好的舞蹈素養,還應使舞蹈表演的舞臺即視感更高,使觀看舞蹈的人被舞蹈所吸引,以此才能有效增強學生的情感表現力。于是文章通過對高校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表現力進行研究分析,詳細介紹了高校舞蹈教學的現狀,以及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意義,并最終提出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舞蹈情感表現力的具體策略,從而促進我國高校舞蹈教育教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使其更加符合時展的要求。
關鍵詞高校舞蹈教學情感表現力具體對策
0引言
中華文明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其指導者中華兒女的各項工作,而人們在學習舞蹈時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很多學習舞蹈的人都想用其來表達內心強烈的情感,通過這個表演的過程使舞蹈藝術價值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并且舞蹈藝術作為反映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內心情感的一種運動,是人類表達情感的重要形式。所以很多人在欣賞美妙的舞蹈時,舞者會盡最大努力和觀眾在情感上產生一定的共鳴,讓欣賞舞蹈者身心愉悅,這主要是通過視覺和聽覺兩種方式感知舞蹈藝術的美和舞臺美。同時,教師在舞蹈教學時要完善情感表達的方式,從而使教師實際教學時,將情感表達技巧充分應用于舞蹈當中,從而提升學生的舞蹈情感表現力。
1高校舞蹈教學的現狀
高校舞蹈教學現狀為教師關注更多的是學生的協調性,讓學生更加重視動作的學習和領會。但教師在教學時會發現部分學生的舞蹈動作不規范甚至是僵硬的狀態,所以這些學生在舞蹈表演時對其情感沒有深入細致的理解,從而使學生對舞蹈逐漸失去最終的喜愛。舞蹈種類眾多,而對于學習民族舞蹈的這部分學生而言,由于教師教學時對其情感講解較少,使得這些學生雖然對舞蹈動作有很好的掌握,但對民族舞蹈的內涵缺乏了解,導致學生在表演舞蹈的過程中舞蹈情感表現力不佳,并使人們產生一定的視覺差異。所以在高校舞蹈教學中不能單純的注重形式,應按指定動作完成舞蹈,并且不能把自身的思想融入到舞蹈動作中,否則將會使學生的情感表現力無法充分體現。
2提高高校學生舞蹈情感表現力的意義
2.1使整體教學效果有所提升
高校教師在舞蹈教學時,須提早告知學生舞蹈學習的關鍵,使學生明確提高舞臺表現力才是舞蹈學習和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并且現在的高校舞蹈教學體系越發完善,于是高校舞蹈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教會學生舞蹈的專業素養和基本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充分表達舞蹈表現力,從而使學生在表演舞蹈時其情感表現力能做到恰到好處。
2.2延伸舞蹈作品內涵
舞蹈作為通過人表現出來的一種表達藝術,所以要求舞蹈表演者要充分表達出其情感和所要講述的文化等。同時,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地方,特別是舞蹈人才的培養上,高校在舞蹈教學時對教師的要求也非常高。高校舞蹈教學最大的難度在于其情感表現力,這要求學生在學習時首先要有一定的審美體驗,才能對舞蹈的理解不停留在其表面,從而使學生對舞蹈內涵的認知能力不斷提升,并逐漸得到更多個人的體會,由此也反映出高校教學效果的改進,學生的舞蹈情感表現力也得以提高。
2.3完善舞臺表現力
舞臺表現力不僅要表達出舞者對自己內心情感和作品主題,還要表現出舞姿的優美程度和舞臺的適應效果。舞者往往通過動作、面部表情和眼神等表達舞蹈情感,并將自身的內心想法展現出來,從而讓觀眾與自己產生情感共鳴。因此,高校在具體教學時,要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情感表達方式,提高學生的舞臺技巧,從而使舞蹈作品更有內涵。
3提升高校學生舞蹈情感表現力的具體策略
(1)充分尊重個人的差異。高校舞蹈教學的要敢于創新,打破傳統的束縛,從而使舞蹈教學更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因此,高校舞蹈教學過程應充分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不要讓學生對舞蹈學習失去興趣。并且高校舞蹈教師要在尊重學生差異的基礎上,使學生對舞蹈學習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所以高校可以通過開設差異化課堂,讓教師因材施教,從而使學生充分發揮其特長。(2)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校在舞蹈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使學生消除抵觸心理。同時,學生如果缺乏學習興趣,不能專心投入到學習中,那么將會導致教師教學的效率較低。同時,因為舞蹈是一種講究美的藝術形式,所以舞蹈大多源于生活,具有儀態美。因此,高校舞蹈教學應和生活相結合,并將其用舞蹈動作和形象等方式進行表現,從而使學生對舞蹈認識更加全面深入,以此提高學生的審美標準,并豐富學生的舞蹈情感。(3)增強學生舞蹈學習的信心。學習舞蹈的環境要寬松開放一些,才能使舞蹈學習的效率更好。所以如果高校課堂教學過于封閉,那么學生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放不開,從而使舞蹈情感表現沉悶。同時,由于舞蹈學習的難度較大,所以很多學生的潛意識中認為自己不行,還沒有學習有難度的舞蹈就選擇放棄,但舞蹈是顯示自我的藝術,對舞蹈學習不自信則會嚴重影響到舞蹈表演。于此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并經常和學生進行交流等活動,使教師可以充分的理解學生,而且教師應該平等的對待所有學生,使學生們從中得到認可和自信心,從而讓學生不僅能解放天性,還敢于表現自我,從而增強學生舞蹈學習的自信心和決心。(4)使學生對舞蹈的理解不斷加深。舞蹈講究連貫性,才使情感表達更加充分。所以舞蹈教師不僅要通過示范讓學生掌握舞蹈動作要領,還要教會學生關于舞蹈的動作技巧和專業知識,從而使學生舞蹈情感表現力有所提高。高校教師在《天鵝湖》這一舞蹈的教學表演時,應先詳細的介紹舞蹈的創作背景以及播放舞蹈視頻,然后仔細講解舞蹈的分解動作,讓學生充分了解這一舞蹈每個舞蹈動作所表達的歷史文化,從而使學生對舞蹈動作練習時融入自身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對舞蹈的理解能力,加深學生對舞蹈的理解。(5)提高學生的舞蹈創新能力。我國的民族舞蹈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其表現形式和內涵情感不斷增多。并且也經過很多人對其進行創新,使我國的舞蹈藝術漸漸享譽中外。同時,舞蹈是人們表達內心想法的一種方式,而且舞蹈可將人們的情感表達能跨越時間的限制,所以高校舞蹈教學時,應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想象創造力。但是舞蹈動作由于相對固定,而人卻擁有無限的創造力,能夠對現有的東西突破傳統,注入新的靈魂,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根據自己的理解適當的對舞蹈進行創新。(6)高校舞蹈教師的專業素質也要提高。不論何時,舞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而且教師主要是要教會學生關于舞蹈的動作表演和情感表演等。因此,舞蹈教師的能力必須合格,教師舞蹈動作技巧要嫻熟,且教學經驗也要豐富。同時,教師要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并且教師要不斷的進行學習,這也是高校提高舞蹈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要求。高校舞蹈教師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識和舞臺經驗,幫助學生舞蹈學習,并讓學生對舞蹈學習的興趣和創造力得以提高。(7)使學生的審美能力不斷提升。由于高校舞蹈教學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較高,所以高校在舞蹈教學期間應提高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然后通過肢體動作完美的表現舞蹈情感。同時,在舞蹈作品鑒賞時,教師應讓學生陶醉在舞蹈作品當中,除此之外,教師可通過播放舞蹈視頻等方式,然后讓學生對舞蹈進行學習或是在課堂上講述舞蹈存在的優點和缺點等,從而使學生對舞蹈情感的理解得到不斷升華,而且學生對各種舞蹈的審美能力也會隨之逐漸提升。(8)創建自主學習的方式。在高校舞蹈專業中,學生的舞蹈基礎能力較好,但舞蹈最主要的是要表現主體和精神,而不是簡單的肢體語言。舞蹈自主學習的方式有兩種:第1種是通過情感提高舞蹈的感染力,第2種是通過技術來提高舞蹈動作的規范性。于是高校教師在教學前應該讓學生對要學舞蹈進行學習及其視頻觀看,然后充分理解分析該舞蹈作品的創作背景和情感內涵等內容,再讓學生初步學習舞蹈的動作,從而使學生充分把握舞蹈作品的靈魂和情感。
4總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表現力需要教師對舞蹈有獨到的理解,才能讓教師在教學時有所教,從而讓學生對舞蹈情感也逐漸有所領悟,并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將情感帶到舞蹈表演當中。所以高校舞蹈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習舞蹈能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思考,由此使學生舞蹈情感表現力得到提升,從而使學生的舞蹈能力更加出眾,也使我國舞蹈表演行業涌現出更多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田甜.新課程理念下高校舞蹈教學的困境和解決路徑探究[J].大科技,2018(25).
[2]袁飛焰.淺談舞蹈表演情感表現力的提升[J].神州,2017(16).
[3]符洪健.藝術實踐對高校舞蹈教學的影響解析[J].絲路視野,2017(08).課程教學
作者:梁琳 單位: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