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通信軟件缺陷預防改進體系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信軟件開發時復雜的設計和開發過程決定了發生問題和缺陷引起的后果的嚴重性,通信類軟件產品質量問題的增加會導致用戶通信中斷等重大故障,因此需要通過軟件缺陷的預防提升與風險規避來提高軟件在研發過程和使用過程的質量。從軟件缺陷預防入手,對軟件過程質量和缺陷預防方面進行研究,提出建立缺陷預防機制體系和缺陷故障庫的解決方案,為提高軟件質量管理能力,特別是軟件研發過程質量的能力提供基礎指標,結合通信軟件產品的特色,為軟件缺陷預防管理和通信企業軟件缺陷控制提供借鑒。
關鍵詞:通信軟件;缺陷;預防機制
引言
隨著軟件技術越來越復雜,特別是通信類軟件產品質量問題的增加,會導致用戶通信中斷等重大故障,軟件研發過程的復雜性和質量管理難度導致通信軟件過程提升的難度加大,與此同時,軟件質量管理的提升要求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通信軟件企業在軟件質量方面的管理成本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而軟件缺陷和預防機制的管控與設計的不完整和不健全對軟件企業造成了巨大困擾[1],需要在軟件缺陷預防方面付出更大努力,避免問題重復出現。
1當前通信軟件缺陷預防機制的問題
1.1處理方式表面化
對已經發生的問題或缺陷,存在表面處理完畢但不再深入挖掘的問題,導致軟件問題重復發生和重復解決,無法總結歸納問題的根本原因,制定有效的預防策略,對知識或典型缺陷的累計與分享不夠全面。另外,軟件問題的解決通常是1個團隊或者部門在內部溝通確認,在解決問題的策略上和解決問題的共性測試上無法形成互融互通,經驗無法沉淀和積累[2-3]。
1.2缺乏系統化的機制和思維
對軟件問題或缺陷,管理層面未達到解決1個問題或1類問題的點到面的系統化思維。對于正常的軟件研發流程,缺陷的產生往往是在開發階段,而開發人員聚焦于軟件的實現和修改[4],缺乏系統化的思維。另外,問題的分類方法不一致,造成各類數據問題信息收集難以開展規模化的分析和改進,更無法進行系統化的思考。
2解決方案
2.1建立通信軟件缺陷預防體系
通信軟件缺陷預防體系的建立必須包括兩個部分的內容:①整體化分析過程,即流程缺陷的解決策略和風險分析。②故障資產庫的建立,即問題缺陷預防流程和問題缺陷資產庫數梳理,主要包含以下6個階段。1)第1階段:建立專業的缺陷問題處理責任團隊。團隊負責人一般由軟件項目的經理或質量經理負責,主要任務包括團隊問題處理的協調管理、問題分配、問題處理關閉管理。團隊人員包括所有與項目相關的角色,包括設計人員、各方面的專家、問題缺陷處理專家等。2)第2階段:問題標準化處理與輸出。對于發現的問題要具體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通過商定的標準化專業描述進行輸出,保證問題的規范性和嚴謹性,同時對問題缺陷出現的測試用例、測試參數以及頻率和問題發生的前期場景等參數作出標準化規范描述,有助于后續采取的緊急措施和長期措施有效地發揮作用,并最終解決問題。3)第3階段:長、短期應對策略的擬定。根據上一步問題的標準化輸出,項目組根據不同維度(問題缺陷的驗證指標、問題是否致命、一般問題或輕微問題等)作出專業判斷策略,制定出長、短期應對策略并實施改進與問題關閉。4)第4階段:問題根因溯源策劃。問題的規范性輸出和處理過程在根因分析中起到基礎參考作用,能夠用于聚焦于問題為什么會發生、分析事件的因果關系和事件發生的內在邏輯,尋求問題發生的底層原因并提出改進措施。對于溯源的分析需要重視問題的過程和結果,徹底解決問題。5)第5階段:預防和改進措施。基于上述問題根因的溯源,對于識別的問題缺陷或致命問題,對改進措施進行綜合優先級的排序,識別恰當的資源,安排合適的團隊成員負責跟蹤問題。需要注意的是,確定改進措施的優先級要明確、安排合適的資源、確保缺陷問題的改進能夠落地并重點實施;同時注重在問題處理過程的衍生問題識別和相應措施的實施,避免新風險點的產生。6)第6階段:問題預防結果與缺陷庫的規范化,避免問題重復發生。根據改進措施識別歸納總結預防措施,建立缺陷預防庫并維護,為后續缺陷預防與糾正奠定基礎。
2.2軟件項目缺陷預防體系的構成
1)組織與部門的責任與義務明確,避免信息阻塞。部門間和項目間的組織信息統一化,實現信息的同步與問題處理的共享。2)通過規范的缺陷處理流程和問題規避策略,在數據收集、信息處理和分析方面嚴格實行標準的流程。3)信息流和故障流的可視化處理,對于通信軟件設計與實踐過程進行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針對每個階段的問題實行問題確認、問題歸類、問題糾正預防與責任人制度,確保對缺陷問題有發現、有預防、有關閉的處理模式。4)建立一致的設計與問題檢查單體系。分別從計劃、策劃、問題發掘、問題跟蹤、效果分析等方面做好充分檢查。圖1為典型軟件項目缺陷預防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
2.3缺陷預防庫建立的內容和作用
根據以上討論的內容,缺陷預防的關鍵步驟之一是根據改進措施識別歸納總結預防措施,建立缺陷預防庫。對于缺陷預防庫的建立,需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對應典型缺陷的標準清單,需要按照檢查單的方式進行記錄并解決;其次,作為預防資產庫,需要保證所匯總的資料從問題的產生根源、問題產生的場景、問題發生的結果和解決測試方面進行完整的記錄,并對預防措施和同類問題的解決提出橫推策略和建議;再次是典型問題的推送與宣傳;最后是建立維護機制,梳理有效的改進措施,并進行定期更新與維護。
3結語
本文從軟件缺陷預防入手,在軟件過程質量和缺陷預防方面進行研究,提出建立缺陷預防機制體系和缺陷故障庫,為提升軟件質量管理能力,特別是軟件研發過程質量的能力提供基礎指標,結合通信軟件產品的特色,為軟件缺陷預防管理和通信企業軟件缺陷控制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劉根.軍用軟件質量保證問題研究[J].質量與可靠性,2010(3):48-50.
[2]熊偉.顧客滿意導向軟件質量保證模型及其應用[J].中國質量,2006(3):14-17.
[3]丘麗琴.軟件質量保證的實踐與總結[J].科技管理研究,2004(4):131-133.
[4]杜世昌,倉公林,王乾廷.關于企業級PDM軟件質量保證體系的研究[J].CAD/CAM與制造業信息化,2002(10):17-18.
作者:傅娜 單位:南京中興新軟件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