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縣級傳統電視新聞發展的困境與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興起,信息的迅速傳遞無疑為一些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沖擊。尤其是對于一些縣級傳統電視臺來說,其本身就具有資源少、規模小的特點,再加上融媒體時代報道獨家新聞的成本又較大,內外雙重沖擊下,縣級傳統電視新聞已經陷入了發展困境,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融媒體;縣級;電視新聞
1融媒體時代縣級傳統電視新聞面臨的發展困境
1.1傳播主體的嚴謹性困境
對于縣級傳統電視新聞來說,融媒體時代所帶來的直觀沖擊就是傳播主體受到沖擊。縣級傳統電視新聞在傳播的過程中,是由報刊編輯以及電視記者進行傳播的,話語權有著固定的傳播主體,其他人在電視新聞傳播中一般都只能進行討論交流。而融媒體卻大不相同,隨著一些公關信息平臺的興起,每個人在通過互聯網接收信息時,不僅能夠進行相關討論,還可以在平臺上說出自己的看法并且進行相關的分享轉發等。也就是說,每個人既是接收新聞的主體,同時也是傳播信息的主體,一定程度上新聞者不再有諸多限制,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些新聞的制造主體[1]。但是,受限于新聞傳播主體的差異性,如何讓新聞傳播主體在傳播新聞時保證電視新聞的嚴謹科學,是縣級傳統電視新聞所面臨的主要困境。
1.2傳播反饋的整合性困境
融媒體時代使縣級傳統電視新聞陷入了傳播反饋的困境。在縣級傳統電視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媒體會有自身的技術封閉性問題,因此,在新聞傳播中可以發現電視新聞媒體不能和一些受眾進行及時交流,受眾也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有效反饋給個人。而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通過迅捷的互聯網,一些媒體人可以根據受眾的看法,對新聞中引起較多關注的地方進行深層次挖掘。這就讓受眾有了更廣闊的反饋途徑,讓新聞傳播更加能夠吸引受眾,拓展了新聞傳播范圍。但是,在進行傳播反饋的同時,縣級傳統電視新聞需要投入較多的資源對反饋信息進行整合處理,因為在融媒體新聞傳播方面存在不少的負面新聞評價,所以,縣級傳統電視新聞如何對這些紛雜的反饋信息進行整合處理,也是面臨的困境[2]。
1.3傳播內容的準確性困境
融媒體給縣級傳統電視新聞所帶來的一個最重要困境就是傳播內容上的困境。對于電視新聞來說,新聞的內容是最重要的地方,只有內容完善才能收獲到更多的受眾群體。但是,對于縣級傳統電視新聞來說,在基層是其一個顯著特點,這就決定了其能傳播的范圍比較有限。再者,縣級電視臺的規模也比較小,所儲備的人才資源不足,結構也比較單一,但是融媒體時代信息的傳遞速度都比較快,一些縣級電視新聞記者無法對眾多新聞進行同時跟蹤。因此,在傳播內容的準確性上也是一個重要困境。并且,還會有一些傳播主體為了吸引受眾而傳播一些失真新聞,這也是電視新聞需要進行整合處理的地方。總之,融媒體時代下,縣級傳統電視新聞需要重視新聞內容的困境。
2融媒體時代縣級傳統電視新聞的突圍策略
針對以上困境,縣級傳統電視新聞必須要采取相應的突圍策略,在人才、內容以及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互通和內容兼容,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來完成縣級傳統電視新聞的突圍[3]。
2.1對電視新聞的制作方式進行創新
對縣級傳統電視新聞的制作方式進行創新,需要發揮自身優勢,增加新聞深度,從而解決信息缺乏嚴謹性的問題。目前來看,在縣級傳統電視新聞中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入手。首先,要保證縣級傳統電視新聞的多元化。傳統的電視新聞集中,主要是通過各種縣級會議文件以及代表議案,或者是一些鄉鎮所提供的線索,無論是何種來源都是被動地接收新聞。所以,傳統電視新聞就可以借助新媒體的信息傳播快特點,拓展信息渠道,由新聞被動產生變為主動去找尋新聞,從而做好新聞線索來源的多元化。其次,要做好新聞傳播時的選題策劃,盡量發揮傳統電視新聞的優勢,即要足夠專業和嚴謹。比如:在對某個新聞進行報道時,應該組織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集中討論,對于事件的演變進行分析,對事件的意義進行探討,在整個新聞選題上足夠專業,為受眾帶來更合理的新聞,從而完成對電視新聞的創新。另外,在保證電視新聞足夠嚴謹專業的同時,還要注重新聞受眾,盡量讓新聞“接地氣”。尤其是對于縣級電視新聞來講,更要發揮自身的基層特點,讓新聞更加符合基層百姓的受眾[4]。最后,還要在電視新聞制作上吸收融媒體的優勢,需要對電視新聞進行一定的包裝制作。比如:在畫面的剪輯上,要從藝術的角度使畫面和文字相得益彰,提高電視新聞的傳播質量;而在包裝上,也要借助于自媒體的優勢,加入一些音樂或者電影等元素,將電視新聞畫面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2.2對電視新聞的報道比重進行調整
針對縣級傳統電視新聞內容的困境,要對電視新聞的內容比重進行調整,實現縣級電視新聞的轉型,具體策略上,要做好以下幾點。首先,在縣級電視新聞的報道中,要對一些會議報道進行精簡。會議報道在傳統電視新聞中往往是千篇一律的報道,如果會議報道比重較高的話,會讓受眾產生一種審美疲勞,因此,對于一些重要的會議報道要精心策劃,只抓住會議的精髓和核心進行報道,從而降低會議報道比重。其次,在縣級傳統電視新聞報道中,可以增加一些“三民”報道的比重,對于一些民生新聞不僅要進行報道,還要發揮融媒體的優勢,對信息進行整合,對于一些民生政策進行詳細解答。這種通過“平民化”的視角進行電視新聞報道,也是電視新聞內容優化的重要舉措。最后,對于縣級電視新聞來說,還要增加一些現場報道,發揮自身的優勢。再結合融媒體的信息傳播優勢,實施一種同期聲的現場報道,為受眾營造現場氣氛,可以讓受眾更直觀地感受到新聞確切發生。總之,縣級傳統電視新聞在融媒體時代下,需要因地制宜地對電視新聞內容進行優化,走出電視新聞的內容困境[5]。
2.3建立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保障機制
縣級傳統電視新聞還需要建立一種新聞深度報道的保障機制,從而解決電視新聞的信息整合困境。縣級電視新聞要隨著融媒體一系列機構的整合,在電視新聞內部實現一種“去行政化”改革,與一些部門的行政職能進行合并,健全保障機制,實現對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首先,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保障機制,需要一支專業的記者隊伍。縣級電視新聞應該對記者的業務能力和策劃能力進行培養,并且要注重工作態度,杜絕一些新聞失真情況出現,還應該建立一種深度報道的評選考核制度,將深度報道納入對記者的業務考核中,激勵記者做出深度報道,并且注重報道反饋,增加新聞的價值。其次,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需要和一些互聯網信息傳播平臺進行積極融合,打造開放的新聞平臺[6]。比如:在一些地方性的互聯網公眾號上,都是一些對當地信息有著充足了解的“草根”媒體,也有著很高的關注度,但是其并沒有持續的新聞來源。所以,電視新聞需要和這些信息媒體進行融合,電視新聞發揮自身的渠道優勢,并積極對這些媒體的傳播關注度進行吸收,就可以打造出開放的電視新聞平臺,為提升縣級電視新聞傳播質量提供保障。
3結語
融媒體時代下,縣級傳統電視新聞還面臨著一些發展上的困境,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縣級電視新聞首先要發揮自身優勢,對新聞的產生方式進行創新,保持一種新聞來源的多元化,其次要對電視新聞的內容比重做出調整,因地制宜地進行內容報道,解決電視新聞內容上的困境,最后要打造出電視新聞開放平臺,從而促進縣級傳統電視新聞的高質量傳播。
參考文獻:
[1]李清團.淺析新媒體時代新聞評論在輿論引導中的困境與突圍[J].視聽,2018(5):129-130.
[2]鄭麗莉.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面臨的困境與突破[J].新聞研究導刊,2019(4):143.
[3]章雷.探究融媒體時代縣級廣播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西部廣播電視,2019(5):202-203.
[4]吳少敏.淺析傳統媒體與網絡媒介融合困境的突變[J].西部廣播電視,2015(4):82.
作者:黃成元 單位: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融媒體中心(鹽津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