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如何預防流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H7N9型禽流感是一種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兩地率先發現。
禽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癥狀:發熱、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尤其是會出現高熱、呼吸困難。
預防方法/步驟
1、家養鳥兒要免疫,不放養。不捕捉野生鳥類,或者與野生鳥類直接接觸
2、不近距離與觀賞鳥類直接接觸 ,不生吃禽產品(如雞蛋),禽產品要煮熟透
3、清理死禽或者禽類糞便最好戴衛生手套以及口罩,與禽類接觸后要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
4、加強身體鍛煉,補充營養,保持充足睡眠,以提高免疫力。室內勤通風換氣,公共場所出現打噴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時,要用紙巾、手帕掩蓋口鼻。
5、不輕信,不恐慌,不傳播禽流感謠言。不輕視感冒,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尤其是出現高熱、呼吸困難者,應及時就醫。
【病理分析】
中西結合全科 陳瑞瑩醫師:
中醫理論中,春季熱類流行性疾病,高燒、咳嗽、肺炎等,古代稱為「春瘟,因為季節變換,環境溫度上升引起病毒傳染。以中醫觀點,起因於「正氣虛損,邪氣侵襲。春瘟的特點:發病突然,熱象偏盛,容易傷陰,流傳極快。現在面對新型流感病毒,疫苗遠遠來不及跟上病毒變異的速度。所以除了不接觸傳染源外,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根本的防治方法。
飲食上建議以素食為主,多吃洋蔥、菌菇類、胡蘿蔔、奇異果、彩甜椒、山藥、枸杞、木瓜、高麗菜、松子、芝麻、乳酪等。
中西結合全科 張佳發醫師:
近日H7N9禽流感疫情來勢兇猛,外界極度關注此次H7N9新型禽流感疫情,民眾也開始對疫情的蔓延產生擔憂。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也就是說提高機體免疫力,是預防一切病毒感染的根本。
中醫藥中當然也有提高免疫力可以點揉穴位:1.風池穴:風池穴位於頸後枕骨的下緣,距離耳朵後部約兩個手指寬的一凹陷處。兩手拇指點住風池穴,用指頭用力揉動數十次。作用:能起到清熱疏風解表的作用。2.足三里穴:小腿外側上端有一個凸起的骨頭名叫腓骨小頭,在這個骨頭凸起的前下方約三個手指寬處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兩指,用力點住同側足三里穴,慢慢揉動數十次。再用另一隻手點揉另一側的足三里穴。作用:足三里是「強壯穴,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調節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高危險族群,如兒童、老人、有慢性疾病等免疫力較低的人,可被設定為高危險族群,建議可採用「中藥代茶飲進行預防。茶飲組成是黃芪10g、陳皮6g、防風10g、蒲公英15g、板藍根15g,每日1劑,以開水煮沸,代茶飲用。
中西結合全科 黃宗瀚主任/院長:
目前尚未發現人與人的傳播,所以切勿恐慌,而是需要正確的認識及預防。現在看來似乎這類病毒變異的很容易由禽畜傳染給人,但必須防止突變為人與人的互相感染。
現在必須勿生食和少接觸,轉變為以素食為主的飲食習慣,以中草藥為主要預防措施,加強鍛煉並積極重視衛生防護,謹慎對待感冒及相關癥候。
對於禽流感病毒,西藥的疫苗未產出前的預防,中醫藥是最佳途徑,況且疫苗無法針對所有的變異。病毒的變異極快,所以往往西醫無法針對性治療,只能對癥及支持療法。
中藥的抗病毒療效顯著,加上中醫辨證論治的個性化治療往往能最有效地解決人與病毒的問題,所以中醫藥應站到第一線進行防護,降低擴散及減少變異,讓西醫搶時間研製針對性的疫苗和對重癥病人進行對癥及支持搶救,中西醫合力解決眼下的危機。
【醫生建議】
1.加強體育鍛煉、注意補充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加牴抗力;
2.不要餵飼白鴿或野鳥等,盡可能減少與禽類及其分泌物與排泄物的接觸,特別是病、死禽的接觸;
3.勿銷售和購買來路不明的禽類產品;
4.盡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空氣流通;
5.烹飪食物必須煮熟煮透、轉變為以素食為主的飲食習慣;
6.不要輕視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癥與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癥相似,如發燒、頭痛、咳嗽及喉嚨痛等,在某些情況下,會引起併發癥,導致患者死亡;
【上篇】認識H7N9
問:什么是禽流感?
答: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種亞型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它通常只感染鳥類,少見情況會感染人、豬、馬、水貂和海洋哺乳動物??筛腥救说那萘鞲胁《緛喰蜑镠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報道的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問:什么是H7N9禽流感?
答:禽流感病毒中,H和N分別代表病毒外膜的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依據它們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為16個H亞型(H1~H16)和9個N亞型(N1~N9)。此次報道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H7N9和H9N2基因重配的新病毒。
問:H7N9流感病毒與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及H5N1禽流感病毒有何不同?
答:這三種病毒都是甲型流感病毒,但是它們之間有明顯不同。H7N9和H5N1都是動物流感病毒,偶爾感染人類。H1N1流感病毒則分為通常感染人類和通常感染動物兩類病毒。
問:人怎樣感染上H7N9禽流感?
答:部分確診病例曾經接觸過動物或者處于有動物環境當中。2013年4月4日,在上海市一家市場上的鴿子中檢出H7N9流感病毒,與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較高同源性。但人如何感染尚不明確。動物傳播給人類以及人際間傳播的可能性正在核實中。
問: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潛伏期有多長?
答:根據流感的潛伏期及現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調查結果,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
問:這些禽流感對人體危害大嗎?
答:既往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死率十分高,約為60%。這次H7N9禽流感病毒,也有很高的病死率。
【下篇】預防H7N9
問:哪些人需要更加注意預防H7N9禽流感?
答:現階段主要是從事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業者,以及在發病前l周內接觸過禽類者,需要比普通人更加注意預防。如果這類人群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請及時就醫,并告之醫生7周內活動情況。
問:得了H7N9禽流感。早期有哪些癥狀?
答: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起病急,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癥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
問:最近是不是不能吃家禽了?
答:禽流感病毒普遍對熱敏感,65℃加熱30分鐘或煮沸(100℃)2分鐘以上可滅活。因此,完全熟透的家禽/豬肉等是可以食用的。但是禽流感對低溫抵抗力較強,在4℃水中可存活1個月,因此五六分熟的雞排,火鍋需要謹慎食用。
問:禽類從業人員如何預防H7N9禽流感?
答:禽類從業人員預防H7N9禽流感,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在進行接觸禽類的工作活動過程中,應穿著防護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個人防護,減少與禽類的直接接觸。
2.清潔禽舍時,要嚴格執行清潔和消毒程序;清潔完畢后,要及時徹底地洗手和消毒;當身體接觸禽類污物時,也要徹底的清洗。
3.當發現病死禽時,應及時焚毀,并通知當地動物檢疫部門處理。
4.當出現發熱、咳嗽、咽痛、全身不適等癥狀時,應戴上口罩,并盡快到發熱門診就醫,并告之醫生自身職業和發病前七天的活動。
5.保持勤洗手、室內勤通風換氣、注意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強體育鍛煉;
問:禽類加工人員如何預防H7N9禽流感?
答:禽類加工人員需要做到:
1.經常清潔和消毒用于家禽準備的所有工作臺、設備和器具,經常洗手。
2.生熟分開。
3確保將食品烹調到適當的溫度,食品中所有部位溫度均達到70℃或者肉湯清澈,或者肉色不再呈粉紅色。
4.當手部有破損處理肉類時,建議佩戴手套。
問:禽類愛好者如何預防H7N9禽流感?
答:禽類愛好者在平時應注意做到:
1.加強飼養管理,提高禽體抗病力;注意鳥籠的衛生清潔;保證籠舍的通風;鴿舍、鳥籠要特別注意衛生,注重日常消毒。
2.家中飼養雀鳥,應避免它們與野禽接觸。一旦接觸后,要及時給鳥籠消毒,必要時還要到動物防疫部門進行防疫。
3.在養鳥或者觀鳥時要盡可能避免接觸禽類以及其糞便,處理它們的糞便時應戴上手套;接觸它們或它們的糞便后,必須用皂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
4.觀鳥過程中不撿死鳥,不吃野生禽鳥。發現病死野禽,不要接觸,并報告當地動物防疫部門。
問:有無針對性藥物、治療方案或者疫苗?
答:依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下發的方案,早期可以應用奧司他韋或扎那米韋進行抗病毒治療。對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是對癥治療以及抗病毒治療,目前尚未研制出疫苗。
問:如果出現高熱咳嗽的癥狀怎么辦?
答:若出現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適等呼吸道癥狀時,應戴上口罩,盡快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并務必告訴醫生自己發病前7天是否到過禽流感疫區,是否與病禽接觸等情況,并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使用藥物。
總之,應對H7N9禽流感不必驚慌,應從平時做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積極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
相關鏈接
預防H7N9七點建議
針對禽流感和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北京市衛生局向廣大市民提出七點建議:
1.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勤洗手、室內勤通風換氣、注意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強體育鍛煉。尤其在接觸禽畜后及時徹底洗手。
2.盡可能減少與禽畜不必要的接觸,特別注意盡量避免接觸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時要充分煮熟。
3.生熟食物要分開處理,當手部有破損處理肉類時,建議佩戴手套。
4.出現打噴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時,要用紙巾、手帕掩蓋口鼻,預防感染他人;出現發熱、咳嗽、咽痛、全身不適等癥狀時,應戴上口罩。
5.如果病情加重應佩戴口罩及時到醫院發熱門診就醫,并告之醫生近七天有無禽類接觸,以及去過禽流感疫區。
6.外出踏青時,應盡量避免接觸野生禽鳥或進入野禽棲息地。
7年老體弱者、特別是患有基礎病的居民,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時期,應盡量減少去空氣不流通和人群擁擠的場所。到醫院就診時應戴口罩。
本市防控H7N9疫情監測進展
據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息:北京市疾控中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全市421家一級以上醫院累計監測門、急診就診人數93709人,流感樣病例的人數為1656人,流感樣病例百分比為1.77%。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在流感病原學監測的351件標本中未檢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陽性標本。2013年4月7日,我中心未接到關聯性發熱病例、集中發熱疫情和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的報告。
>> 長假過后的“收心”秘訣 長假過后要科學養生 長假過后的自我調節 奧運與長假過后,當心節后綜合征 春節過后你感染“心理病毒”了嗎 春節長假過后,你家寶寶“返園”難嗎? 游泳過后做好六件事 過后 預防流感,遠離病毒侵擾 埃博拉病毒如何預防? 如何預防諾如病毒? 鐵路部門全力做好五一小長假運輸準備工作 北京移動提醒用戶預防短信病毒 病毒性腦炎,預防當先 全面預防諾瓦克病毒性腹瀉 計算機病毒及預防 預防和清除宏病毒的方法 如何預防豬圓環病毒病 常見網絡病毒的預防研究 計算機病毒的預防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這樣更簡便。
打開“360安全衛士”主界面,首先單擊“常規”選項卡下的“修復漏洞”標簽頁,此時“360安全衛士”會自動對系統進行一次漏洞掃描,下方會分別羅列出“你需要立即安裝的補丁”、“可選補丁”和“無需修復的補丁”,其中“你需要立即安裝的補丁”是系統重要補丁程序,預示著為了抵御病毒,你必須進行安裝。將它們一次都選中,最后單擊右下方的“修復”按鈕,接下來“360安全衛士”會自動為你下載并安裝,安裝完畢后,重啟系統便可生效。
查殺電腦病毒
在線體檢只能查殺木馬,而對于電腦病毒,往往沒有太大的功效。想系統地查殺電腦病毒,還是需要一款強有力的殺毒軟件。可如今動不動上百元的售價,又令許多囊中羞澀的網友望而卻步。試試“360殺毒”吧(下載地址:/),它采用的是國際排名第一的BitDefender引擎,不僅殺毒能力超強,而且體積小巧,不占用系統太多資源,更關鍵的是,它是一款純免費的殺毒軟件,使用時無需激活碼,免除了不停續費的麻煩。
第一次啟動“360殺毒”,最好手動升級一下病毒庫,單擊主界面中的“產品升級”選項卡,點擊下方的“檢查更新”按鈕,“360殺毒”會自動檢測是否有更新的病毒庫,如有的話,則會自動下載更新。而往后就不需要再手動更新了,“360殺毒”會自動升級。默認設置下,“360殺毒”防護級別會設置為基本保護,為了讓其全面保護系統,確保病毒無法運行和傳播,最好將防護級別設置為中度防護。設置方法很簡單,單擊“實時防護”選項卡,把下方的滑輪從“基本防護”拖至“中度防護”上即可。完成以上操作之后,就開始查殺病毒了。在“病毒查殺”選項卡下,羅列有“快速掃描”、“全盤掃描”和“指定位置掃描”三種病毒掃描方式,由于經歷了漫長的假期,這里選擇“全盤掃描”是最穩妥的方式,單擊一下“全盤掃描”按鈕,這時“360殺毒”便掃描起來了。
總結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同心協力,面對流感》。
自從今年四月份,甲型h1n1流感在北半球的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出現后,隨著季節的變換,呈現出逐步向南半球擴展的趨勢。目前,根據世界各國的統計數據,甲流的感染病例近期都呈現了大幅度上升的勢態。全球可能遭到甲型hin1流感更大的襲擊。而在我們的身邊,日照實驗二中、實驗高中已經出現四例甲流感,有三個班級被迫停課??梢姡覀円龊么蛴舱?、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了解它是我們打贏這場仗的必要前提。
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癥狀與普通流感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喉痛、身體疼痛、頭痛、發冷和疲勞等。有時還會出現腹瀉或嘔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發紅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進展,來勢兇猛、突然高熱、體溫超過39℃,甚至引發嚴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身血細胞減少、腎功能衰竭、敗血癥、休克綜合癥、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損傷,導致死亡。
它主要是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也可以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被污染的物品也可能造成傳播。
切斷傳播途徑、積極的預防、采取防護措施是防控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那么我們該如何預防呢?
1、 避免接觸流感癥狀的病人。
2、 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
3、 衣服和被褥要多晾曬,盡量少去人流聚集的地方。
4、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
知己知彼,
認識禽流感
禽流感又稱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它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也能感染人類,被國際獸疫局定為甲類傳染病。按病原體類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類。非致病性禽流感不會引起明顯癥狀,僅使染病的禽鳥體內產生病毒抗體。而高致病性禽流感最為嚴重,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的雞群常常“全軍覆沒”,并具備向人群傳播的可能性。
初始癥狀人感染禽流感后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高熱、咳嗽、流涕、肌肉疼痛等,多數伴有嚴重的肺炎,嚴重者會因心、腎等多種臟器衰竭而死亡,病死率很高。
易傳播與流行傳染源有三:1.帶H5N1病毒的家禽和患禽流感的家禽。目前肯定的是雞。2.帶H5N1病毒的野禽和患禽流感的野禽。如野雞、水禽和海鳥等。3.候鳥。其傳播的主渠道是糞便。研究結果表明,病雞糞便中的H5N1禽流感毒株會在空氣中傳播,并被風帶走。所以,此病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和眼結膜等多種途徑傳播,人員和車輛往來是傳播本病的重要因素。
提高警惕,
牢記早期表現
1.人禽流感早期表現類似普通流感,主要為發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有些患者可見眼結膜炎。
2.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熱程1~7天,一般為2~3天。
3.部分患者出現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癥狀。
4.其臨床癥狀雖然與人流感相似,但是比人流感重。
需注意的是,禽流感主要通過人與禽類動物及其排泄物接觸而被感染,發生在禽類動物暴發禽流感之后。因此,它在人群流行前會以禽類動物自己患病而大量死亡向人們發出警報。而人類的流感通常在人員密集的地區易造成大流行,然后,沿公路和交通沿線向其他大城市傳播。但人禽流感感染卻通常是散發的,無明顯的人群聚集性。
重在預防,
從家庭做起
預防和控制禽流感三環節
消除傳染源必須做到四早。早發現:早發現禽流感病禽和病人;早報告:早向衛生防疫部門報告禽流感病禽和患者;早隔離:患者至少隔離至熱退后兩天,病禽區要封閉或封鎖;早治療:要早治療患者,早殺滅病禽。對患者要進行綜合性有效治療,在病雞場周圍3公里內的病禽要就地殺滅、深埋。
切斷傳播途徑
1.戴口罩。人禽流感病人、接觸者(如醫護人員和飼養人員)必須戴口罩;
2.換氣。病房、養雞場和居室加強通風換氣;
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禽流感還是零散發生在這個龐大地球各個遙遠角落的一些禽鳥死亡事件。只有那些專業的科學家和相關政府官員知道,一個禽流感全球傳播的鏈條已經形成,一種導致數以億計的禽鳥死亡或被捕殺的致命病毒,正離人類越來越近。
這可能是1918年導致5000萬人死亡的大流感后,最可怕的一次全球醫療和健康危機。現有的醫學進展顯然并不樂觀,如果大流行不幸爆發,在現有的醫療水平下,專家預計最少有740萬人可能因此死亡,而亞洲將是這場災難的中心。
流行性疾病大爆發的時刻,國際合作被證明至關重要。從10月下旬開始,世衛組織官員、專家以及各國衛生官員召開幾次重要會議,共同商討應對禽流感的措施。國際壓力和國際義務,重新規定了重大流行病的國際政治內涵。在經濟和疾病雙重全球化下,如何在防治世界性的流行疾病中,扮演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國際角色,是中國面臨的新課題。
――《新周刊》
小時候,在洞庭湖的沼澤地、水田里,以及風生云涌的萬里長空,我常被南來或北往的大雁和其它遷徙的禽鳥們感動著,無論是飛翔,還是落腳覓食,它們都讓鄉野的天地充滿了詩意。
多年以后, 我在京城媒體的一次同仁聚會上,看了法國著名紀錄片《遷徙的鳥》,其優美的畫面展示了候鳥歷盡千辛萬苦飛越數千公里的遷徙之旅。這是候鳥在自然進化中,經過艱難的適應后千百代保留下來的獨特的生存之道,我被這一壯闊的生命景象深深震撼了。
2005年7月,我國青海湖發現大約6000多只候鳥死亡,而死亡的原因最終被證明是感染了禽流感。隨著禽流感在我國進一步擴散,疫區越來越多,人們開始談禽色變。對于那些美麗的候鳥,人們也添了一份畏懼。候鳥攜帶禽流感病毒,是比家禽更加危險的傳染途徑,可以把禽流感病毒帶到世界的任何角落。愛遛鳥的老人們,心中比一般人更多了一些恐慌。
禽流感來勢兇猛,作為免疫力相對較低的老年人,他們如何應對這一席卷全球的疫情,有無特別對策?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部門和專家――
正確認識禽流感不必“談禽色變”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它是一種由甲型流感病毒變異的一種亞型(也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被國際獸疫局定為甲類傳染病,又稱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亞型的毒株引起的人體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癥狀為發熱,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熱程1-7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適。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可在短時期內出現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癥、肺出血、腎功能衰竭、休克等嚴重并發癥,以致死亡。
面對禽流感疫情,衛生部黨組書記、常務副部長高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談禽色變要不得!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具備科學的健康知識,這兩點非常重要。”
當我刊準備將禽流感作為12期主打專題來予以深度報道后,記者和北京疾控中心取得了聯系,表示就禽流感的防治采訪他們。疾控中心的負責同志,因為連日超負荷工作,嗓音沙啞,說話都非常吃力,但還是熱情地將記者的采訪做了安排。目前,北京已全面啟動了禽流感排查機制。當問及老年人如何應對禽流感時,他們首先重申了高強副部長的那句話。
如果發現周圍有禽流感發生,距離多遠才算安全?
疾控中心的專家說,根據國際動物衛生組織頒布的國際動物衛生法典,對禽流感這樣的烈性傳染病的防疫要求,禽流感免疫帶可確定為5 公里,在這個范圍內免疫足夠安全。而對于出差、出游來說,只要不靠近疫區,這個疫區所處方圓5公里以外的地方都是安全的。但應盡量避免到境外的疫區去旅游。
中國人民九三四六部隊醫院主治醫師肖祥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60歲以上老人、兒童慢性病患者因為免疫力較低,是流感的易感染人群,這些人要注意御寒、適當加強戶外鍛煉、增強抵抗力?!?/p>
不是吃了禽肉就會被傳染上,即便是感染了病毒的禽肉,只要在高溫中煮熟煮透,也是安全的,請老年朋友放心。
每到周未,老年人都喜歡帶小孫子到外面轉一轉,而動物園是常去的地方。肖祥云醫師建議,老人、小孩、婦女目前的一段時間不去或少去動物園之類的地方,以減少和動物接觸的機會。當然,那些愛遛鳥的老年朋友也不必大感恐慌,喂鴿子、遛鳥、觀賞鳥類,如果周圍沒有疫情, 鴿子等鳥類就是健康的。假如發現身邊鴿子突然死亡, 應該馬上向衛生主管部門報告, 并及時進行消毒、隔離。在與鳥有較密切地接觸后,用流水和肥皂冼手,每次沖洗一分鐘左右。手消毒用0.3%―0.5%碘優消毒液或快速消毒劑( 必泰、新潔爾滅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鐘。另外,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千萬記住,不要吃抗菌素,因為抗茵素是針對細菌性感染的,對病毒則無效。因為禽流感是由于感染了禽流感病毒所致,所以,抗菌素不能防治禽流感。老年人也可服用免疫調節藥物來防治禽流感:
金剛烷胺,100mg,每天1次;2%~5%病毒唑,滴鼻,每天3―4次;a―干擾素片,含服,每天2次。療程10―14天。
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有助抗禽流
在大街上,已經有人在戴口罩防御禽流感了。那么,老年人遛街時非得要戴口罩才算安全嗎?
武警總醫院呼吸科主任張健鵬對本刊記者說,現在禽流感在人與人之間尚未發生傳染(并非某些媒體所言不能傳染,只是尚未發生),戴口罩還無需過勤。因為不戴口罩,能保持新鮮空氣流動,增強上呼吸道系統抵抗力。張健鵬主任說,禽流感的傳播途徑主要是:
(1)經過呼吸道飛沫與空氣傳播。病禽咳嗽和鳴叫時噴射出帶有H5N1 病毒的飛沫在空氣中漂浮,人吸入呼吸道被感染發生禽流感。
(2)經過消化道感染。進食病禽的肉及其制品、禽蛋,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病禽污染的食具、飲具,或用被污染的手拿東西吃,受到傳染而發病。
(3) 經過損傷的皮膚和眼結膜容易感染H5N1 病毒而發病。
作為治療呼吸道疾病的權威專家,張健鵬主任強調:“勤洗手、早睡覺、多吃蔬菜,避免流感上身。要注意個人衛生、均衡飲食、多休息、多喝水。”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些最簡單的生活習慣也是最容易被遺忘和忽視的真理。如何在流感季節保護自己?張健鵬主任說:“用健康的方式來照顧自己。那些超負荷工作、沒有得到適當休息或者飲食營養成分不當的人最容易被各種流感擊倒?!?/p>
張健鵬主任也強調了飲食平衡的重要性,早餐所含的卡路里應該是全天攝入卡路里總數的1/4。另外,牛奶、雞蛋、魚油、柑橘類水果、瓜、紅椒、堅果、菠菜、花生油和玉米油等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食品都可以增強人體免疫系統功能。
老年人和身體狀況比較差的人應該避免與咳嗽、打噴嚏的人進行接觸。每天晚上至少睡眠7個小時,睡覺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老年人還應該學會調整自己生活中面對的壓力,因為壓力過度會使人的免疫系統功能減退。
不要迷信特效藥老年朋友應慧眼識騙
近來,有些居民小區里出現了一些形跡可疑的人,他們不遺余力地向老年人推銷所謂防治禽流感的特效藥,比如一些諸如“活氧消毒機”、“果蔬菜活氧機”都被吹噓成“殺死禽流感病毒的首選”,一款含有茴香類成分的“口腔清新噴霧劑”也號稱可以治療禽流感。賣家聲稱產品中含有茴香,而茴香是治療禽流感的特效藥,他們的理論根據是治療禽流感的特效藥“達菲”里的主要成分就有茴香。甚至連健身卡和某種品牌的口香糖也被吹成了特效藥。
記者咨詢了多位醫藥專家,獲悉“茴香能治禽流感”純系誤傳,實際上茴香對禽流感病毒并沒有特效的作用,請老年朋友不要輕信騙子的花言巧語。另外,“消毒機”和“活氧機”有滅菌作用,但能否殺死禽流感病毒,目前也沒有臨床依據支持。
中醫專家談老年人如何預防人禽流感
從中醫學角度說,老年人如何預防人禽流感呢?記者就此采訪了石家莊傳統醫學國際交流中心主任、河北省SARS和人禽流感中醫防治預案專家組成員郭紀生。郭主任說――
中醫認為,“瘟疫”或“時行感冒”多是感染了特殊邪氣所致。所謂邪氣,就是能導致人生病的各種因素。特殊邪氣可以包括“非時暴寒”、“非節之氣”、特殊疫毒等。所以,要預防此類疾病,最重要的就要預防感染致病邪氣。
老人是比較特殊的群體。中醫認為:“七七而腎氣衰”,也就是說人到中老年之后,腎氣就會逐漸衰弱,身體素質開始下降, 用現代的流行語言來說就是抵抗力下降了。這本來是人體的正常規律,但同時也是疾病,特別是嚴重疾病有機可乘的時機。所以對于老年人來說,預防各種傳染病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也需要一些有效的簡單可行的方法。老年人需要特別注意個人衛生、不要接觸病死的禽類、保持室內清潔通風、均衡飲食加適量運動外,必須調攝情志。精神和心理狀態的好壞對身體有很重要的影響。中醫認為怒喜思悲憂恐驚,七情不宜過激,老年人尤其要郁有所泄,怒有所發,心胸開闊,豁達樂觀,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才是良好的健康心態。
郭主任特別介紹了幾個增強機體抵抗力、預防人禽流感的中藥預防方劑和藥膳。中醫認為,肺是人體的第一道防御體系,肺氣強盛則外邪不可干。外感熱病的致病邪氣,首先侵犯的臟器就是肺,發熱,咳嗽等主要癥狀都是肺部感邪,特別是邪熱之氣而發病的表現,所以無論是預防方劑還是藥膳,都要著重從保護肺氣,清熱潤肺的角度來制定。
(一) 中藥預防方劑:
金銀花15克,連翹10克,藿香10克,大青葉12克,板藍根12克,生黃芩10克,柴胡10克。上方煎湯,每日一劑,連服5-7天。
(二) 藥膳:
1、 銀耳適量,枸杞子適量,蓮子適量,大米適量,制成銀耳蓮子粥。銀耳是補肺氣滋肺陰的佳品,且性味平和,不溫不躁,多食可以保肺氣,滋陰降火,不單熬粥,單用銀耳拌醋調成涼菜經常食用也是很好的選擇;枸杞子,補肝腎,滋陰補氣,經常食用可以增強抵抗力;蓮子,降心火補肺氣。三者同食可起到增強抗病力,滋陰固肺,預防傳染性疾病的療效。
感冒
有什么危害?
春天氣溫忽冷忽熱,準媽媽懷孕后免疫力低下,很容易感染病毒引發感冒。準媽媽患感冒后,病毒會透過母體的胎盤傳染給胎寶寶,造成胎兒畸形,還會引起早期破水,甚至早產。
怎樣治療?
輕度感冒時,準媽媽要多喝開水及各種新鮮果汁,為身體補充足夠的水分,促進體內循環。另外,飲食也要清淡、易消化,不吃辛辣刺激、油膩食物。感冒嚴重并伴有高燒時,準媽媽可在額頭放置冰塊進行物理降溫,也可以選擇藥物降溫。但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避免服用對胎兒有不良影響的藥物,例如安乃近、阿司匹林等。
如何預防?
1 每天保證飲用800毫升左右的開水,多喝水對預防感冒和咽炎都有好處。
2 每天用冷水洗臉、熱水泡腳,保證充足的睡眠,均衡的營養,適度的運動,增加抵抗力。
3 少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感冒病人。
4 可以選擇在孕前3~6個月注射流感疫苗來預防感冒。
水痘
有什么危害?
水痘好發于秋冬及早春,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疾病,主要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準媽媽免疫功能低下,患水痘時臨床癥狀比較重。準媽媽一旦感染水痘,不僅造成新生兒的合并癥發生,甚至會導致死亡。另外,水痘病毒還具有致畸性,孕早期感染后,病毒可以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導致自然流產、胎死宮內及先天畸形,新生兒有可能出現先天性水痘綜合征。
怎樣治療?
準媽媽如果與水痘患者接觸后,應在96小時內注射水痘免疫球蛋白,以減輕病情、保護胎兒和避免患嚴重水痘。準媽媽感染水痘后,一般先給予抗病毒的藥進行治療;對于體內沒有水痘抗體的準媽媽,則會先給予水痘免疫球蛋白注射。然后,局部用40%皰疹凈溶液加入二甲基亞砜溶液做濕敷。
如果疼痛非常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止痛藥。如果準媽媽有咳血的癥狀,還需要以鉛衣遮蓋腹部照胸部X光,來確認是否并發水痘性肺炎。足月妊娠孕婦感染VZV者,給予阿昔洛韋抗病毒、胸腺肽增強機體免疫治療,同時抑制產程的發動,最好推遲分娩至出水痘5~7天后,減少新生兒水痘的發生。
如何預防?
1 孕前注射水痘疫苗,防止孕期感染水痘。注射疫苗后3個月內不宜懷孕。
2 多喝水、多吃新鮮蔬果,加強鍛煉,增強抵抗力。
3 避免與水痘患者的接觸。
風疹
有什么危害?
風疹好發于春季,主要是由風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準媽媽懷孕后,由于抵抗力下降,很容易通過空氣或飛沫傳播感染風疹病毒。準媽媽感染風疹病毒后,可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導致胎兒流產、畸形及死亡。孕早期感染風疹病毒,還可導致新生兒患先天性風疹綜合征。如果孕前曾經感染過風疹病毒并已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懷孕后再次感染風疹病毒,僅有少量病毒感染胎兒,相對來講危害較輕。
怎樣治療?
風疹無特效治療,對于在妊娠早期首次感染的孕婦,醫生應告知有畸胎的風險,讓其在知情的基礎上選擇繼續妊娠觀察或終止妊娠。妊娠中晚期感染者,在排除胎兒感染及畸形后繼續觀察。先天性風疹兒排毒時間較長,大約在1年左右,故出生后應注意隔離。
如何預防?
1 建議備孕女性提前6~9個月篩查風疹病毒IgG抗體,如抗體為陽性,則說明已經具備免疫力,不需要注射風疹病毒疫苗;風疹病毒IgG抗體為陰性的備孕女性,可到具備資質的機構接種風疹病毒疫苗,3~6個月后再懷孕。
2 多吃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新鮮蔬果,如胡蘿卜、橙子等。
3 外出時佩戴口罩,回到家用淡鹽水漱口。避免接觸任何出疹和帶有病毒的人。
蕁麻疹
有什么危害?
蕁麻疹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雖然與風疹名稱相似,但卻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常因魚蝦、蟹、蛋等食物,花粉、塵螨等動植物,以及精神緊張或興奮等因素誘發。準媽媽患蕁麻疹后,常出現劇烈瘙癢、灼熱或刺痛感,病情重者可伴有腹痛、腹瀉、嘔吐、心慌、煩躁,甚至窒息、休克。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多發生在先天性過敏體質的人中,過敏體質有遺傳傾向,但是蕁麻疹并非遺傳病,母親有蕁麻疹不代表孩子也一定患蕁麻疹。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蕁麻疹不會造成胎兒畸形。
怎樣治療?
口服維生素C或葡萄糖酸鈣口服溶液,同時外用止癢的擦劑,可以緩解瘙癢,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抗組織胺藥物。另外,準媽媽還可以使用一些民間小偏方,來緩解難忍的癥狀。如取3~5片小白菜葉子在患處搓揉,每天早晚各1次,3次左右癥狀就會有效緩解。
如何預防?
1 找出病因,避免與過敏原接觸。
2 小心護理,避免抓撓,以免造成皮膚感染加重癥狀。
禽流感為什么容易侵襲兒童?據專家介紹,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原因:
喜歡接觸動物.追根溯源,受感染的病人幾乎都有接觸病禽的歷史。孩子不僅喜歡喂養和觸摸禽畜,他們還因身高的關系頭與地面較近。越是接近地面的孩童,就越容易被禽畜糞便污染,染病的機會也越多。
免疫功能尚不健全.這是禽流感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進攻人類的一個突破口。
濫用藥物.當前兒童用藥比較混亂,容易給各種病原微生物造成可乘之機。有研究顯示,禽流感患者體內的病毒目前已經對兩種常用的抗流感病毒的藥物產生了抗藥性。
應采取哪些防范措施.嚴禁接觸病禽在有疫情的地區,要對疫點周圍一定范圍內的禽類作徹底殺埋處理,并認真清理現場;參與處理工作的成人在工作完畢后要脫掉工作服,認真洗手,防止污染兒童。
不在禽流感流行期逛鳥市,由于禽流感容易在禽類動物中流行,因此,家長及孩子在禽流感流行期不宜逛鳥市。
養成衛生習慣這是預防禽流感和SARS等各種傳染病的關鍵手段。家長要教育孩子,一定要吃清潔安全的食物,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習慣。餐具要常消毒,還要保持地面清潔、居室通風和常晾曬衣被等。
增強免疫力,疫苗是防止禽流感的重要工具,嚴格計劃免疫,每年接種流感疫苗能增強孩子的抗病能力。目前抵抗禽流感病毒的疫苗正在加緊研制。此外,還應注意教育孩子均衡飲食,多做戶外運動。
不觸摸或摟抱動物,SARS的流行與果子貍、美國的猴天花與土撥鼠、西尼羅熱與死鳥、狂犬病與狗貓等寵物,以及最近各國連續不斷的禽流感襲擊人類的諸多事實都在警告我們,應當重新審視人類與動物的關系。家長應教育孩子與動物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觸摸或摟抱動物。
何時是禽流感的高發季節?
從世界范圍來看,禽流感多發生在冬、春季節。一般在1、2月份是發病高峰,夏天就很少發生了。
人感染禽流感后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1)急性起病,早期表現類似普通流感,主要為發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有些患者可見眼結膜炎。
(2)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熱程1~7天,一般為2~3天。
(3)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癥狀。
(4)半數患者有肺部實變體征。血白細胞計數(2.0~18.3)×109/L,淋巴細胞大多降低,血小板正常。骨髓穿刺顯示細胞增生活躍,反應性組織細胞增生伴出血性吞噬現象。部分患者 轉氨酶升高,咽部細菌培養為陰性。
(5)半數患者胸部X線攝像顯示單側或雙側肺炎,少數伴胸腔積液。
哪些人可用藥物預防禽流感?
(1)抵抗力低的人可用免疫調節藥物來增強抵抗力,預防禽流感。
(2)不能預防接種流感疫苗的人推薦用以下藥物來預防禽流感:
金剛烷胺,100mg,每天1次;
2%~5%病毒唑,滴鼻,每天3~4次;
α干擾素片,含服,每天2次。
療程10~14天。
禽流感流行季節能吃雞、鴨等家禽嗎?
目前,我國各地檢疫部門已采取緊急防范措施,所以,正規市場上經過檢疫的家禽可放心食用,關鍵是要煮熟、煮透。如果食用未經檢疫或來自疫情暴發區的病禽,則不排除染病的可能。
我國目前尚未發現因吃禽肉、雞蛋受到感染的病例,人們大可不必“談禽色變”。
吃雞蛋時應該注意什么?
雞蛋殼有可能被病雞的雞糞污染,而雞糞里可能會有病毒存在,所以雞蛋外殼應該用流水清洗,同時要注意洗手。另外,食用雞蛋時應烹調充分,不要吃生的或半生的雞蛋。
禽流感流行季節吃野生禽鳥是否安全?
一些野生的禽類可以感染并傳播禽流感,所以在禽流感流行的季節不要進食野生的禽類,也不要在野外獵取野生的禽類,減少和野生禽類的接觸,就可以減少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機會。
穿羽絨服、蓋鴨絨被以及接觸相關制品會被傳染上禽流感嗎?
穿羽絨服、蓋鴨絨被以及接觸相關制品,是肯定不會被傳染禽流感的。因為羽絨制品通常經過消毒、高溫等多個物理、化學環節處理,禽流感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何預防禽流感?
(1)勤洗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觸自己的眼、鼻、口。
(2)發現有類似流感癥狀要及時就診。
(3)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處理。禽流感病毒對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熱及紫外線均敏感,56℃加熱30分鐘,60℃加熱10分鐘,70℃加熱2分鐘,陽光直射40~48小時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藥均可使該病毒滅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