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首先簡述了語感的內涵,然后分析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感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感的策略,包括強化誦讀教學,深化學生語感;營造閱讀氛圍,激活學生情感;優化布白教學,拓展語感體驗。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學生語感
一、語感的內涵
語感是人在獲取語言文字信息過程中產生的靈敏感覺,是在感性和理性統一的基礎上形成的特殊悟性形式,是在接觸語言、文字、內容的過程中產生的直接的理解,其中涉及情感表達和審美價值等多方面的內容。在人參與社會交際活動的過程中,語感發揮著理解言語形象內容、存儲言語形象信息并對其進行模擬和創造的能力,語感實際上屬于心理現象的范疇。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感的重要性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體系中對語言和文字的訓練,應該將語感的訓練作為基礎,語文教師要將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放到首要位置,在提高學生語感能力的基礎上對學生實施高質量的教育和指導,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有力支撐[1]。首先,語感的培養是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中心任務,按照語文學科教育教學大綱和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要重點強化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感思維,注重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所以教師必須要認識到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感培養的重要性,以此為基礎探索教學改革措施。其次,語感的培養能強化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使學生語文思維能力、思考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在語感的作用下,學生能進行充分的想象和聯想,對語文知識學習形成較強的聯想思維意識,在形成較好直覺感知的情況下,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會明顯增強。最后,語感的培養能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的精神認知水平,使他們的藝術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等得到提高,切實保證他們的健康成長。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感的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新時期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語感培養的重視,制定科學合理的語感培養措施,有效促進學生語感能力的提高,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感的策略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想對學生的語感加以培養,就要結合培養學生語感的現實要求制定相應的教學改革措施,增強語文閱讀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多角度促進學生語感的強化,夯實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為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創造良好的條件[2]。
(一)強化誦讀教學,深化學生語感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進行分析,在閱讀活動中學生對聲音信息的敏感性更高,教師通過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參與誦讀學習,能在口、耳、眼多重感官的刺激下形成良好的語言感受,促進學生語感形成。在參與誦讀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形成較為強烈的直覺思維,更加準確地把握文本中詞語的意義、修辭語法的作用等,也能形成對文本構思布局等的系統認識,感受到文本內容中嚴謹的邏輯序列等,甚至可以深入體會文本的思想情感,確保在誦讀的過程中領悟文本內容的教育意義,這為學生語感的形成提供了便利。如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組織學生對泰戈爾的《金色花》進行誦讀,在誦讀環節學生可直觀感受詩歌內容中的語言形式、構思布局、語法的生動性等。在誦讀指導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通過語氣變化、語調調整等加深對“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等語句表達的思想情感及所展現的精神意蘊的理解,為學生學習文本內容奠定基礎。學生在反復誦讀加深理解的過程中,自身語感也能得到有效的培養,這對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也能起到促進作用,能助推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過程中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3]。
(二)營造閱讀氛圍,激活學生情感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語感的形成與情感的激活存在緊密的聯系,教師要想切實有效的對學生的語感進行培養,就要在閱讀教學組織活動中營造閱讀氛圍,激活學生的情感,引發學生的精神共鳴。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音、像功能動態性地展示閱讀內容,以此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體會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情感,使學生的語感得到培養[4]。如初中語文教師組織學生對《敬畏自然》進行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引入豐富的教學資源,通過向學生展示祖國壯美的河山及神奇的自然景象,營造和諧的閱讀氛圍。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閱讀,在學生閱讀過程中適當播放相應的音樂輔助閱讀,使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在良好的氛圍中激活學生的情感,引發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進而深刻理解“敬畏自然”的思想內涵,在培養學生語文語感的基礎上,也使學生產生熱愛自然及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意識。
(三)優化布白教學,拓展語感體驗
布白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中比較重要的方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布白教學的思想,教師一般不會選擇將所要講解的知識點直接傳授給學生,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預留一定的思考空間、情感空間、語言空間和心理空間等,使學生能自主對語文閱讀知識進行學習和探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促進學生語感的培養[5]。以語言技巧方面的布白為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閱讀指導,營造特定的氛圍,引發學生想象和聯想,引導學生根據語感完成對故事情境的補充,達到良好的情境引導效果,突出初中語文教學語感培養實效。如在《我的叔叔于勒》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從“啊!啊!原來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來了!……謝謝您,船長。”切入,指導學生在閱讀學習環節結合自己的語感體驗,發揮想象和聯想,感受“父親”的心理變化。在布白教學中,學生的語感體驗能得到進一步拓展,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也會逐步提高。
四、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實踐中,按照核心素養理念的要求,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語感作為閱讀教學的核心,并制定有效培養學生語感的策略,增強初中閱讀教學有效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為學生對語文知識深入、系統地探究創造良好的語文教育條件。
參考文獻:
[1]李曉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語感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5):134.
[2]陳海紅.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語感培養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8.
[3]趙瑩瑩.語文核心素養與初中語文教學改進[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17.
[4]王翹楚.初中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7.
[5]毛勇.引導個性閱讀促進語感發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例談[J].名師在線,2016(9):45-46.
作者:龔建林 單位:光澤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