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眾傳媒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大眾傳播媒介有三大特點:廣泛性、驅動性和導向性;三大功能:即傳播信息、引導輿論和提供娛樂。
(一)大眾傳媒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的途徑
大眾傳媒從理論灌輸、實現互動、輿論引導等三種途徑來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產生影響。
1.理論灌輸。大眾傳媒強大的傳播優勢、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和權威性為向群眾灌輸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提供了堅實后盾。大眾傳媒可編織由聲音、圖像、動畫、數字化多媒體組成的網狀傳播結構,突出新興電子信息技術和電子傳播技術的優勢,借此發揮信息傳遞迅速、覆蓋面廣、權威性強的特點,以達到灌輸主流意識形態目的。另,營造典型形象宣傳氛圍,形成示范效應,也會影響青少年的意識形態。
2.實現互動。新聞改革不斷深入,大眾傳媒愈加重視人們需求,單向傳播模式逐漸發生變化,接受反饋機制不斷完善,給人們提供更多參與到傳播活動的機會,也為實現互動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創造渠道。鑒于此,大眾傳媒需把握信息交流方向、引導話題、控制節奏,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借由論壇、博客、微博等網絡上的交互式傳播方式出現和推廣,廣大青少年網民可以自由、真實地發表個人見解,闡釋剖析、解疑釋惑等。
3.輿論引導。在通過輿論引導的途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一要堅持黨管媒體的原則,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二要讓大眾媒體占有大量豐富真實的信息。三要主動引導青少年關注的熱點問題。利用訪談、討論、參與、教育等方式方法,多角度、多側面地做好熱點問題的引導和教育工作。
(二)大眾傳媒實現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
1.信息載體。大眾傳媒信息傳遞廣義上是指引導人們按照科學理論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來認知事物、思考問題、統一思想、規范行為。狹義上,大眾傳媒有意識地選擇、傳播、灌輸有利于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信息。在增強人們政治敏感度的同時,堅定其政治立場,以此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借助傳播優勢,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可以在時間、空間上實現同步,有現場感、目擊感。由于傳媒對熱點信息傳播、討論,可讓青少年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還可對認知、價值、態度、行動進行全面引導。
2.文化載體。就文化角度而言,傳載信息是一個對文化批判、取舍的過程。透過大眾傳媒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重視青少年,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以此同時平衡好科學和物質的發展。社會處于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渡期,在這樣的文化與傳播語境下,大眾傳媒要傳播有利社會發展的文化,兼容并包地弘揚傳統文化與反映現實文化,倡導積極健康的價值理念。
3.娛樂載體。傳播媒介為了吸引觀眾,使得自身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娛樂性就成為了其必備的屬性。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傳播信息,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樂中,相較其他的方式,也更易于被他人所接受,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要注意和警惕在娛樂化浪潮中,日益凸顯的享樂主義和消費主義等不良價值觀念的浸染與泛濫。
二、優化大眾傳媒影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一)重視教育功能,將商業職能與教育職能分離
大眾傳媒市場化容易導致一些個人或團體出于一己之利,將吸引青少年眼球的娛樂性和商業性放在重要地位。由于大眾傳媒在傳播信息過程中的無差別性,容易弱化大眾傳媒教育性的一面。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者角度來說,要注意把商業性和教育性區分開,并充分發揮其教育作用。
(二)加強大眾傳媒對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輿論導向功能
大眾傳媒傳遞的信息時,要發揮輿論的導向作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時,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對主旋律教育,則要重點宣傳核心價值;用科學思想理論武裝人、正確輿論工具引導人、崇高精神塑造人,挖掘、樹立典型事例,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傳播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要完成教育目標,可利用形式多樣的網絡媒介進行;要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可利用大眾傳媒反復強化。對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大眾傳媒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創造條件培養青少年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理想情操,引導青少年追求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建立以教育部門為主導、社會力量為支撐的傳媒教育網絡
依靠現有的教育資源,以網絡化模式構建,由政府引導、教育主管部門主導,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協同相關非政府組織、非贏利組織等進行多方協作的實施機制,把政府決策優勢與企業資金優勢聯系起來,發揮學校的教育資源來吸引社會資助,來建立和發展青少年大眾傳媒網絡。
(四)利用大眾傳媒優勢達到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利用大眾傳媒形象性、直觀性的優點,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調動人的視覺、聽覺,形成信息的有效傳遞;可以利用現代化的媒介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以形象生動地傳遞給青少年,以增強教育效果;可以請資深的媒體從業人員擔任老師,讓青少年在各種媒體中實踐、體驗,切身感受媒體的價值、意義、作用,以期達到青少年自覺利用大眾傳媒進行自我教育的目的。從思想政治教育媒介,也就是傳媒自身、傳媒管理部門角度來說,要促進傳媒發展,加深對傳媒管理的科學研究,加強制度建設;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角度來說,要重視傳媒的作用,加深對媒體利用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更加注重增強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從青少年的角度來說,面對浩瀚的信息,要培養理性思辨能力,努力把握自我,促進自身不斷發展。多方面共同發揮作用,齊抓共管,就可充分發揮大眾傳媒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作者:林蕾 單位: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