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企業內控管理存在的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是現代企業經營與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企業建立內部控制管理制度能夠保證其在日新月異的宏觀經濟環境中獲得更大的生存與成長的空間,保障企業經濟價值的穩定持續的增長。然而,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在我國企業中建立的時間尚短,在實際的經營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筆者立足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需求,對企業內控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方法進行了簡要的討論。
關鍵詞:企業管理;現代企業;內部控制
隨著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化,企業的內部控制問題目前已經成為了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熱點問題之一。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能夠幫助企業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實現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目標并為其經濟價值的增長提供必要的保障。因此,不斷對企業內部管理進行優化和改革,實現企業內部控制同企業經營管理中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和資金資產的融合,并堅持同企業在一定社會經濟發展階段中的戰略目標定位相統一,是企業應對當前內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中的重要手段。
一、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意義
目前,我國經濟正在朝著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方向穩步前進,經濟的增長穩定性得到了更好的增強,經濟增長更加有效益、講質量、看持續。宏觀經濟的穩定給當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空間環境,同時也給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民經濟的增長和軍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對消費的需求從數量轉向了對商品安全、質量和性價比的要求。然而當前市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集中在商品供應量規模雖然在持續增加,但依舊難以滿足消費升級加快過程中個性化、高端化和服務化的傾向。面對當前的經濟環境現狀,企業經營管理上的改革工作已經勢在必行。2008年,國家財政部等五個國家部委聯合正式頒布了我國首部《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體系的建設提供了必要的理論依據。2010年,國家相繼出臺了《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等基本規范,不斷推動國內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的基本建立與完善。隨著當前市場因素及其不確定性對企業發展影響的加深,國家《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給企業在充滿風險的市場環境中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企業只有通過建立與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相適應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才能實現在穩定中求發展實現企業追求自身經濟價值最大化的經營活動目的。
二、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內部控制組織形式陳舊
雖然企業建立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已經成為了應對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我國大部分企業的管理者缺乏對內部控制科學內涵的認識,同時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內控管理培訓,導致了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組織形式上存在著巨大的缺陷。一旦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就會影響到內控管理的效果和剛性,失去了內控在企業各層級和部門之間的管理和牽制的作用。例如,我國大部分企業的管理組織結構都是金字塔式形式,由企業管理者領導層級部門,再由層級部門的管理進行日常的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但內部控制的實行需要加強企業中個人和部門之間的合作效率,企業陳舊的組織形式影響了企業內控責任的落實。
2.傳統企業會計核算制度導致了內控缺陷擴大
財務內控在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在企業實際的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賬目管理混亂,會計核算工作缺乏必要的系統性,導致了企業賬目、賬表和賬實之間偏差過大。同時,有的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為了應對上級單位的考察,人為性地調整企業財務報表中的數據內容,甚至建立兩套報賬系統用于應對企業的納稅款項核算和銀行貸款審查等。這種弄虛作假的財務管理辦法和處理手段使得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和體系處于被架空的狀態,人為性因素影響在企業財務管理中依然居于首位,給企業財務資產安全和貪污腐敗滋生都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3.企業內控監督及評價機制能力偏弱
良好的監督機制是企業內部控制執行的重要保障。但是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當中普遍存在內部控制監督和評價機制較弱的現象。例如,作為企業內控監督主要部門的內部審計機構,在企業中多為其下屬職能部門之一,對企業的管理者缺乏必要監督和遏制作用,導致了企業的審計工作難以得到正常的開展。同時,在審計機構的設置上,企業更傾向于任命本部門領導,由企業一把手進行授權的模式。這種模式使得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受到了企業實際經營過程中各方的利益牽制,其審計工作的穩定性難以得到保障,削弱了企業內部審計在內控監督和評價過程中的作用。
三、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改進與完善的方向
1.繼續推進內部控制人文道德環境建設
隨著市場經濟市場的發展和國家規范化市場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和體系想要進一步完善,就贏在企業中建立相應的法制管理環境。因此,為了加強企業的內控管理,在以往重視企業道德規范建設和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環境建設之上,還應加強對企業內部的現代企業規范管理和法制文化建設。通過積極開展企業領導和員工之間的互動活動、報告會和成立工作討論小組等方式,建立現代企業依法規范管理的企業管理思想基礎,從而保證企業內部控制以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為出發點,督促企業成員自覺、自發地按照控制制度和規范進行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
2.推進企業組織結構優化完善
為了實現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在企業中的控制效果,優化和完善企業的組織結構成為了企業管理改革工作中的重點環節。根據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需要和內控環境的變化,企業應對自身的組織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關注企業中管理層和監督崗位的員工人數和專業素質兩項達標。企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應逐步推動自身的組織層級結構向著民主化、網絡化和扁平化的形式轉變,并對企業結構進行創新。既要強調企業日常管理中的團隊精神和團隊意識,減少企業內部控制層級,讓內控職責直接落實到企業崗位之上,又要加強企業個人、部門和管理層的合作,從而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
3.提高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工作是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體系中的重要保障性環節。在企業實際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為了保障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能夠按照企業的決策計劃進行執行并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有效和合法,加強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作用成為了當前內部控制完善過程中的必經之路。首先,企業需要加大對審計工作的投入,通過人才引入、培訓課程的開展來優化當前審計工作人員的結構,提高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素質。其次,企業應將審計工作同內部控制管理的績效管理聯系起來,立足于基層財務收支審計、基建專項資金審計等,通過訂立相關的考核獎懲制度,提高審計工作人員實際操作積極性和主管能動性,從而減少企業財務中徇私舞弊、違法貪墨的狀況出現。四、結語多年以來,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在我國的企業管理中取得了極大的成果。內部控制管理理念也從完全的舶來品逐步轉化為適應我國本土經濟環境和企業管理需求的現代化管理制度。然而,由于我國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固有問題,內部控制制度在實際的落實于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因此,企業目前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點應集中在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內控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問題,從而保證企業內部控制能夠更加有效地發揮其管理與控制的目的,促進企業在現代經濟形勢中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清剛.論企業內部控制的靈魂——從制度建設到道德與文化建設[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4,(1):119-125.
[2]樊行健,肖光紅.關于企業內部控制本質與概念的理論反思[J].會計研究,2014,(2):4-11,94.
[3]王海兵,伍中信,李文君,等.企業內部控制的人本解讀與框架重構[J].會計研究,2011,(7):59-65.
作者:苑娟 單位:華電國際寧夏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