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探微技校建筑業農民工的教育培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發揮技校在建筑業農民工培訓工作中的職能作用需要把握的三個關鍵
建筑業農民工培訓有著巨大的需求,技校有著系統職業培訓的經驗,如果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將有利于提高農民工素質,規范農民工培訓,同時解決技校生源不足等問題,從更大層面實現教育資源價值的充分利用。這需要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政策導向作用,激發技校和施工企業開展農民工培訓的積極性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要求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農民工培訓涉及很多方面的工作,這就要求政府有關部門必須發揮好職能作用。為了實施農民工培訓工程,農業部、勞動與社會保障部等六部委曾出臺了農民工培訓規劃,確立了政府在農民工培訓實施中的主體地位,明確了政府的組織領導職能,并要求各級政府將農民工培訓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當中,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農民工培訓規劃和實施細則。結合建筑業農民工培訓使用的實際,一方面,建筑市場監管部門要強化施工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加強與技校的合作交流,優先使用經培訓合格的農民工,要求農民工持證上崗,使其做好農民工的崗位培訓工作。要進一步完善對農民工培訓的法律保障力度,明確施工企業項目部要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農民工教育培訓經費,并且在勞資雙方簽訂的合同中以明確的條文固定下來。要加強執法監督,在施工項目開工前及時檢查,對于沒有農民工培訓計劃的企業要立即責令整改,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監控,對于不按規定要求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的施工企業予以相應懲罰。另一方面,積極鼓勵技校進入農民工培訓市場,明確技校在農民工培訓中的重要地位,有針對性地從教育經費、培訓政策等方面進行大力扶持。此外,為農民工提供培訓補貼或工資補貼,拉開受培訓農民工和無技能農民工的收入水平,提高農民工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從而,形成良好的農民工培訓氛圍,在施工企業和技校之間架起暢通的農民工培訓橋梁。
(二)改進技校師資力量配備,適應農民工培訓市場需求
要結合農民工培訓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技校師資配備,一方面要繼續做好在校學生的教育,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師對現代施工技術、安全保護、權益維護等方面教育內容的把握,吸引有理論、有實踐的施工技術管理人員充實到農民工培訓教育師資隊伍中,開展師資培訓,提高教師人員素質和教學工作水平。要加強對現代先進施工技術的跟蹤,確保技校教師不僅有理論優勢,而且有較強的實踐能力,為組織農民工培訓打下堅實的基礎。要進一步完善技校組織機構設置,成立專門的培訓部門,統一協調技校師資力量,增強培訓工作的高效性和靈活性。
(三)創新教育培訓載體形式,確保農民工培訓取得實際效果
在建筑工地建立和規范農民工學校。這是開展農民工培訓既可行又有力的方式,由于辦學成本低、效率高,生產培訓兩不誤,非常符合農民工從事建筑生產活動的特點和客觀實際。要立足于在施工現場進行農民工培訓,設立施工現場農民工學校,同時根據施工特點及進展情況,在工余時間由技校老師到工地現場授課,以有利于組織大規模農民工培訓,確保培訓廣泛、深入。考慮到廣大農民工的接受能力,對于農民工的培訓,應以技術型、操作型為主,而不要太過理論化和復雜化,教學形式要直觀、淺顯。要豐富教育培訓的內容,廣泛涉及法律法規、安全教育、衛生知識、權益保護等方面內容,采用靈活多樣、形象生動的授課手段和農民工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農民工參加培訓的興趣,綜合性地開展農民工各項素質教育培訓工作。要加強對培訓質量的考核,通過考試、實際操作等方式對培訓效果進行檢驗,合格的發放上崗資格證書,強化農民工參加培訓的壓力和動力。
二、結語
總之,做好建筑業農民工教育培訓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監管部門、技校和施工企業的多方努力,而發揮好技校的職能作用,將會實現農民工培訓工作的“多贏”。
作者:陳曉梅 盧雙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