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制藥專業工廠化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論述了制藥專業工廠化學歷教育與培訓的教學建設,以紅霉素和阿奇霉素半實物仿真工廠為載體,再現真實工廠中生產操作的教學模式,保證了學習真正做到動手鍛煉,實踐技術技能,培養素質教育,提升學員的技術技能水平和團隊協作的意識。
關鍵詞:工廠化;學歷教育;職業素質;技術技能
一、引言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面向全體勞動者開展的職業培訓,既有利于支持和促進就業創業,也有利于提升高等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能力。當前,高等職業院校開展的學歷教育和培訓存在著“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普遍現象,面向社會開展培訓存在主動性不高、課程及資源不足、針對性和適應性不夠、教師實踐教學能力不強等問題,仍然是職業教育發展的薄弱環節,全國教育大會為推動職業院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和職業技術水平,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發展、促進就業創業能力出臺了一系列的文件,并明確了要求?,F代職業教育的宗旨是著力推進技術技能教育,實現教育與產業化、學校與企業、專業與職業崗位、課程教材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為適應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需要,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特別是東北的制藥行業,其作為一項主要的經濟支柱,面對制藥專業的技術技能人才緊缺現狀,加快形成制藥專業的學歷教育與培訓并重的教學格局,緊貼區域、行業和個人發展的需求,推動制藥專業學歷教育與培訓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堅守和遵循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職教辦學特色和規律,通過模擬實際工作環境,采用來自真實工作項目的實際案例,教學過程理論結合實踐,強調學生的參與式學習,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在專業技能、實踐經驗、工作方法、團隊合作等方面提高。努力成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成為社會人員和企業員工終身學習的學歷教育與培訓基地[1]。制藥專業的高等學歷教育素質教育和培訓主要面對的人才培養是生產一線的工藝操作、工藝技術等職業崗位,培養崗位所需知識、技能和素質,具有很強的職業性、實用性和實踐性。而制藥工藝具有生產連續性、工藝設備大型化、技術密集、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條件多為高溫高壓,原料和產品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點,隨著國家安全環保管理力度的加強,對操作能力與操作規范要求很高,使學生和學員在實習實訓中很難參與實際生產中的開車、停車、故障處理等操控練習,專業的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崗前培訓、轉崗培訓最終演變成了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得不到實際的真實鍛煉,要想實現職業教育的“五個對接”難度很大[2]。綜合以上發展的需要,制藥生產半實物工廠化教學基地是提升學生技術技能的重要學習場所。基地的設立創造了真實工廠中工作的場景和學習環境,提供的學習項目與工廠中工作環境相一致。學生在參與制藥專業的學歷教育與培訓中不會因為不適應環境而無法參加。
二、制藥專業工廠化教學建設
校企聯合開發具有典型藥品生產的工藝生產線,按照真實工廠的布局設計教學與培訓的DCS學訓中心、“三維虛擬工廠”、中央控制室、實物展示區和生產裝置區五部分構成,并根據生產紅霉素和阿奇霉素的生產流程和設備設計,通過聲、光、電等信號替代物料實現產品生產過程的演示[3],模擬生產情境,實現與企業生產情境一致的操作??捎柧殞W生的開停車、工藝操作、事故處理、消防安全等職業技能,達到工廠化教學和培訓的目的,制藥半實物仿真工廠具有實踐情境職場化、操作控制多元化、設備運行可視化、實訓項目系列化、事故演練案例化、操作訓練綜合化、適用專業大類化、培養培訓多層化、教學做一體化等“九化合一”的綜合特征。
1.創建了真實職場環境破解了化工技術類專業不能進入生產現場進行實際操作訓練的專業實習難題,營造了真實的工作場景。
2.符合工廠化教學和培訓的標準化基地構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生產任務”為載體,以典型生產工藝為主線,手腦并用、學做合一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模式。改變了黑板上開機器,電腦中練工藝的實踐教學模式,回歸了職業教育本源,實現“教室、實訓室、車間”一體化,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3.設計典型項目為載體的理實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構成單項實訓、單元實訓、綜合實訓、頂崗實習和畢業實習(設計)系統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為化工技術類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提供了支撐與保障。
4.培養和引進具有豐富經驗的師資隊伍認真落實職業院校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的制度,鼓勵教師參與企業培訓、技術研發等活動,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對制藥專業的教師進行針對性培訓,培養出一批適應“雙崗”需要的教師,使教師能夠很好地駕馭學校和企業的“兩個講臺”。聘請制藥專業的勞動模范、能工巧匠、企業技術人才等擔任兼職教師,將學歷教育與培訓成效作為教師工作能力的重要考核內容。
三、制藥專業工廠化教學解決的問題
制藥專業工廠化教學基地的內外操作崗位同時可容納60~80名學生的學歷教育學習和培訓。通過聲、光、電等信號模擬生產,實現所有閥門的真實操作;完成現場手動控制和中控DCS控制兩種方式調節參數,檢測控制工藝參數體現真實生產的溫度、壓力等;實訓過程中不走真實物料,既保證了實習實訓的安全性,又保證了工藝參數與真實生產的一致性;可訓練學生的真實生產操作能力;加大了學員職業素質培養的力度,進一步提高了學員的技術技能、安全意識和團隊協作的精神[4]。
參考文獻:
[1]韓麗.淺談校外教師的基本職業素質[J].中國校外教育,2017(8):77-78.
[2]楊桂婷.校企共建生產實訓實習基地研究[J].價值工程,2013(1):90.
[3]聶勇,林君曉.電工電器工廠化環境教學法初探[J].科技經濟市場,2010(6):21.
[4]王濤.關于實習教學中工廠化模式的探索[J].高教高職研究,2009(33):60-62.
作者:孟祥宇 單位: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制藥與環境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