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合作學習計算機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原則
(1)知識和能力并重原則
能力的發展是以知識為基礎的,能力又是學習知識的條件,兩者的有著密切的關系。現在是知識快速增長的時代,終生教育正在普及還有越來越高的社會競爭程度,使得學生的能力越來越被重視。倍受人們關注的是學生的一般能力、創造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這就要求教師傳授知識與能力培養并重,尤其是自學能力、與人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培養。
(2)實事求是原則是指根據要實現的教學目標來建立課堂教學模式
不同的教學目標要施用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模式的使用是要依據不同的教學對象、不同的知識類型來確定的,這就要講實事求是的原則。教學方法是靈活多變的,在固定的教學結構下,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其教學過程也可以是豐富多彩的。
(3)課內與課外互補原則
計算機課程學習要由封閉型轉變為開放型,計算機課程學習和現實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計算機課堂教學要做到社會化、技術化,做好向社會生活的延伸,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主能力、合作能力、交往技能都有幫助。
(4)照顧重點與面向全體相統一的原則
有時因為學生智力水平上的距離,以至于無法使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某些學生只好成為看客。運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可以獲得相應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可以獨立自主,并且能夠合作活動、互幫互學。小組的成功可以激勵每一位小組成員,共同收獲成功的喜悅。
2計算機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實現
教師在對全體學生分組時,要全面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個人能力、性別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進行混合編組,使每個小組內的學生可以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1)合理創設情境,提出有效問題
教師在創設學習環境中的情境時,要考慮到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的意義構建。合作學習模式要先分析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來創設情境,創設的情境要利于學生的意義構建。其作為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的基礎材料,更是后面意義構建的前提。創設的情境是學生自主探究的方向,決定著意義構建的內涵和質量。教學目標和學習效果受到情境創設的好壞和問題提出的水平的直接影響,真實、實用的問題的提出,可以調動學生的已有認知結構,激起學習動機。
(2)對小組和個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要予以明確
首先要明確小組的共同目標以及批判成功的標準,還要明確小組中每個成員合作學習水平的發展目標。然后對小組中每個成員的責任和小組共同目標進行討論,制定出小組工作的進程及規則,對每個小組成員的角色進行分配,明確每個人的任務職責,要協調統一每個成員的個人成果和小組成果。對教學目標中的問題要按從易到難層層遞進的原則進行劃分,每解決一個小問題就讓學生感覺有成就感,使學生有逐漸高漲的積極性來解決后續問題,最后將整個問題有效的解決。
(3)自主探究式的學習
合作學習模式是要學生的學習過程在自主探究中完成,教師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的學習來保證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要對學習資源進行搜索、分析、加工、整合等一系列探究活動來實現學習目標,形成知識的初步意義構建。
(4)通過合作交流來實現相互促進
整個的學習活動過程都要貫穿合作精神。學生的搜集和分析學習資料過程、對提出問題的假設并驗證過程、自己對學習進程的反饋以及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過程、對最終意義的構建都離不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實現思維、智慧和成果的共享,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得到逐步提高,實現學生交往能力的提高,達到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
(5)整理并總結問題,實現創新應用內化知識
教師要監控學生探究的過程,對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對知識的多種理解和認識給予幫助,引導學生結合各知識點中的重難點,解決在自主探究學習中出現的難題,使學生對知識有進一步的理解。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價值,做到學以致用,教師要設計有趣、帶層次、緊密聯系生活的、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問題,運用所學知識有創新性的解決問題,使學生所學知識在實踐中得以鞏固,實現能力的發展。
作者:趙維 單位:吉林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