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語文情境教學的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激發學生求知欲的直觀情境、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充滿情感的情境等適合學生學習的語文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與素養,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境教學;情境創設;直觀情境;學習情境;情感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發展學生能力與素養的關鍵一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為學生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熱情,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對學生的人格發展也有極大的幫助。因此,情境教學模式非常適合初中生學習語文。
一、創設激發學生求知欲的直觀情境
創設激發學生求知欲的直觀情境,就是要求教師以情境教學特征為抓手,在語文教學中變抽象的課文內容為形象的藝術形式,通過創設讓學生感同身受的視聽結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方法創設直觀情境,如圖片展示、視頻播放、音樂輔助等,還可以給學生創設多元化的情境,如角色扮演情境、個人或小組答題比賽情境、游戲教學情境等。創設直觀情境,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強的感染力和沖擊力。教師在教學中創設直觀情境時要結合課文內容,也就是說要以課文內容引發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授古詩詞時,課文短小精悍,形象鮮明,教師要創設直觀情境,使學生體會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意境。例如,教學王維的《使至塞上》時,為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講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一句時,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拿出彩筆畫一畫自己心中所想象的畫面。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自己想象的畫面。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爭先恐后地用畫筆和語言盡力去描繪自己心中想象的畫面。當學生們觀看著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傾聽同學描述著自己心中想象的美好畫面時,也都在自己的心里勾勒著一幅幅奇妙的景象。這時,學生們就會對這首詩產生更大的興趣,并投入到深層次的學習中。
二、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可以引發學生的思緒,讓學生的思緒飛出小小的教室,飛到更廣闊的天地,自由翱翔,使學生進入忘我境界,這樣能夠給學生帶來非常有價值的信息并被學生瞬間掌握。在這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中,學生與教師可以積極互動,學生的靈感仿佛山泉溪流一般源源不斷。在這種環境下,學生不但享受著學習的輕松與愉悅,而且才思敏捷,靈感不斷,在無形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例如,教師講解《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時,總會有部分學生對其難以理解。如果教師播放鄧麗君的歌曲《但愿人長久》,那么大部分學生都會無動于衷,對歌曲沒有感覺,這是因為很多當代初中生對年代久遠的鄧麗君歌曲并不了解,也不感興趣,所以無法產生共鳴。但是,如果教師在配樂伴奏下親自吟唱《明月幾時有》這首歌,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教師的演唱技能和生動的神情很重要),就會使學生首先關注教師的演唱,進而關注演唱的內容,并能很快進入歌曲的情境中。這樣,學生就會加深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月下無眠及對月沉思的情緒的體會,能夠理解蘇軾在這首詞中表達出的人生哲理。要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教師就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喜好,并進行精心準備,這樣才能創設出最恰當的情境,讓學生與情境互動和交融,達到預期的目標。
三、創設充滿情感的情境
創設充滿情感的情境,必須有情感的真實投入,沒有真切的情感就創設不了精彩的教學情境。作為紐帶的語文情境教學中的感情性,直接關系著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效果。學生只有深切感受到教師的真情實感,感受到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中的情感,才能被感染,被打動,帶著真情更好地學習。例如,學習《雨的四季》這篇課文時,學生雖然對下雨并不陌生,但是對下雨的細節卻不甚清楚,對于春夏秋冬的雨有什么區別就更不了解了。因此,教授這篇課文時,教師要投入情感,并創設充滿情感的情境,讓學生邊朗讀課文邊傾聽有關雨的樂曲。然后,讓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說說課文中自己認為最精彩的部分,或者能夠引起豐富聯想的部分,以及它們讓自己想到或感受到了什么。接著,學生放松情緒,傾聽樂曲伴奏下的教師的朗讀,并在傾聽過程中展開對四季的雨的聯想。教師朗讀春雨時語速適中,溫柔、希望和憧憬并存,讓學生體會春雷隆隆喚醒大地萬物的春雨情境;教師朗讀夏雨時語速稍快,熱烈、粗獷和激昂并存,讓學生體會暴風驟雨后的彩虹當空;教師朗讀秋雨時語調低沉、語速緩慢,含情脈脈,并帶著沉靜和深思,讓學生體會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的秋雨。教師通過創設充滿情感的情境,可以觸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與課文產生共鳴,進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提升學習效果。
四、結語
語文情境教學模式非常適合初中生學習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激發學生求知欲的直觀情境、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充滿情感的情境等適合學生學習的語文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與素養,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軍年.探究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8(08).
[2]趙貞珍.初中語文情境教學的優化途徑[J].現代語文,2017(01).
[3]周志欣.中學語文情境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作者:謝巧艷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忻城縣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