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學政治教學實效性提升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赫爾巴特說“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政治課作為一門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科目,對于學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學政治課是一門貼近生活又非常豐富的課程,是培養學生自我認識、人際關系、愛國情懷和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的綜合導航,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如何上好中學政治課并在實際生活中體現出這門課程的價值和意義呢?筆者結合在教學工作中的經驗,分享了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讓學生了解政治這門課程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中學政治課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三個大部分,一是在成長中認識自我、自尊自強、學法用法。初中階段正是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形成的階段,而初中生在這一時期又處于成長階段的叛逆期,因此成長中的中學生需要老師在自我認識和法律上給予更多的引導,使學生樹立自尊自愛、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意識,在這個基礎之上,學生才有可能把責任和思想上升到他人、國家的層面。第二個就是使學生認清和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包括交流與溝通、交往的品德、權利與義務。溝通的藝術是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必須具備的能力,交往的品德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良好素質,權利與義務是約束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的行為界限。不論是學生時代還是將來踏入社會,只要是需要與人接觸的地方就會產生人際關系,培養中學生這方面的認識和能力,是學生成長路上的重要鋪墊。第三是知道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使學生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承擔社會責任、遵守法律社會秩序、認識國情、愛我中華。中學生并不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還是集體、國家、社會中的一份子,只有意識到自己的重要作用,才會使學生樹立做一個有用的人的意識。
二、創設融洽的師生關系,萌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對于學生的思想、知識、情感的形成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激情四射的老師會同樣使學生熱情飽滿,使學生更加熱愛這門科目,從而由被動地思想灌輸轉變為主動的知識汲取。相反,冷漠消極的老師會將學生拒絕在課堂門外,學生對這位老師不感興趣,那么對他所講的內容也很難提起興趣。因此老師要先與學生建立好融洽的關系,促使學生萌發正確的學習動機,才能更好的開展政治課程。首先要求老師要有親和力、幽默感,才能縮短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樂于表達自己的思想及情感。
三、采用情境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使課堂由“枯燥乏味”變得“生動活潑”,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學政治這門課程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既有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期待,又有如何過富有情趣的生活的指導,還有當我們面對挫折和困境時要怎樣戰勝及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博大精深等等,采用怎樣的形式才可以使學生領會到這些豐富多彩的內容是老師在教學設計上要思考的事情。老師要告別過去“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把課堂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才能實現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多媒體情境教學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的展現給學生,又給學生無限思考的空間,在《融入民族文化》這一課的學習,為了展示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老師可以搜集一些有關民族文化的圖片、動畫、視頻等資料利用多媒體展示,激發學生對于民族文化的興趣,也為學生補充更多文化知識。還可以采用語言情境教學法,比如在學習《好習慣受用一生》這一課時,老師可以為學生講一些名人好習慣的勵志故事,使學生感受到好習慣所帶來的影響,還可以請學生分享自己有哪些好習慣和壞習慣,并一起制定養成好習慣的計劃,相互促進。另外還有角色扮演(游戲)情境教學法、實物展示情境教學法等,老師要充分利用一切資源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聯系生活實際,增強學生的自主體驗意識
雖然中學政治的教材內容已經是貼近我們生活的,但是教材的內容有限,卻又容易講的“寬而空洞”,教材知識最終還是要服務于生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將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使學生能夠真正學有所用。比如在學習《學會負責》這一單元時,老師讓學生們思考在實際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我們擔起責任,又在哪些事情上自己做的不是很好呢?學生們小組討論分享之后,老師選出幾名小組代表做了回答,并和學生一起制定要求,共同做一名負責任的人。在下一堂課上時,老師可以請同學們分享自己做出的改變或者實際應用,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體驗意識。再比如,在學習合作、誠信、包容、權利與義務等內容時,老師要把這些寬泛的內容縮小到實際生活中的一件事情上,也可以由課文中的一個點擴展到生活中的大層面,并鼓勵學生多一些親身體驗,課堂中多一些學生的成長分享。另外,老師還要鼓勵學生多關注一些時事政治新聞,并多給學生普及一些政治方面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愛過情懷。比如近期的菲律賓南海事件,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怎樣做,老師要引導學生理智愛國,并和學生一起通過做好身邊力所能及的小事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除此之外,老師還要及時的做好教學評價與反思,總結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比如面對個別學生思想素質較為惡劣的問題,老師應該采用怎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幫助;在課堂教學中哪里還可以做的更好并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另外,老師還要多關注時事政治新聞,不斷學習新知識,更新自己的知識庫,使教學內容更加有吸引力,成為一名跟得上時展的高能力老師。
參考文獻:
[1]李苗苗.淺談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J].文學教育(中).2010(07).
作者:馬瑞華 單位:江蘇省邳州市新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