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教學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在課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語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就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因此,我們需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圖片解讀、故事材料和問題設置來發展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
“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領域最受關注的熱詞之一。將教育教學目標定位在核心素養上,需要我們的關注發生轉向,即從關注知識點的落實轉向到素養的養成,從關注“教什么”轉向到關注學生“學會什么”等,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英語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讓知識成為素養,教師該如何開展基于素養的教學,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質量更高教學效果更好?思維能力是一個人素質結構中的重要方面,沒有良好的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思維方式,就不會有良好的素質,更談不上創造性能力的培養。思維是學習的過程,掌握英語知識是學習的結果。過程和結果是互相聯系、協同發展的。誰學會思維,誰就掌握一個思想的武器,掌握了一種以少勝多,以有限駕馭無限的科學方法,這就體現了發展思維在以及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意義。那么,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項非常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下面就如何通過課堂教學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談談筆者的一些體會。
1充分利用圖片資源,發展形象思維能力形象思維是以具體形象和表象為支柱的思維,是反映和認識世界的重要思維形式
小學生長于形象思維,在教學中應充分讓學生再現表象,發揮想象。
1.1運用圖片,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觀察是人腦通過人的各種感官對客觀事物的一種認識過程,它是認識事物、獲取知識、發現問題的窗口。認真仔細的觀察可以幫助學生獲取豐富的感性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觀察不但有助于發展思維,發展語言,儲存豐富的表象,為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可以促使學生通過觀察逐步學會形象思維。小學英語教材上有豐富的圖片資源,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判斷、選擇等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獲得信息。例如四下第三單元Readandwrite的閱讀材料是一張明信片,教師可在不出示文本內容的情況下進行提問:WhereisJohn’sdad?引導學生觀察到袋鼠,思考它是來自哪里的。進行回答He’sinAustralia.在通過判斷性問題提問“IsitrainyinAustralia?”促使學生對圖片進行判斷。No,itisn’t.It’ssunny.
1.2活用圖片促使學生運用聯想世界上的每一個事物或現象都同其他事物或現象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這是一切事物或現象所共有的本性
聯想就是事物普遍聯系規律在人的頭腦中的一種反映,一種思維方法。聯想是形象思維的最基本形式,聯想為學生打開一扇形象思維的門。
2善于利用故事資源,培養學生抽象能力
抽象思維即人們運用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方法來形成概念并確定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故事本身具有情節性和完整性。故事情節的虛構性,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想象能力。學生不僅愛聽愛看,還喜歡講,喜歡編。在教學中運用故事能有效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2.1通過對故事的預測活動,培養學生推理能力
在故事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故事的內容進行預測是很好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根據與故事內容密切相關的信息進行大膽預測,能充分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閱讀故事之前,老師可以就故事內容鼓勵學生進行問題性的猜測,這樣的猜測激發學生想要迫切讀故事的欲望。學生在預測的過程中學會了分析事件的開頭和結尾,有了條理性的思考和認知,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2.2通過故事結局改編,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
發散性思維可以稱之為擴散性思維,或是說求異思維,是重要的一種創造性思維。故事結局的改編能有效得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經驗進行故事結局改編。
2.3通過圖片或圖表幫助,培養學生歸納能力
教師可以利用圖片或圖表幫助學生總結閱讀材料的主要內容。可以把這項活動化為講故事,講故事可激活學生儲存于長期記憶中的知識模塊,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PEP六上Recy-cle2的故事閱讀中,教師可利用教材的圖表為學生提供了4個中國傳統故事的提綱,并給這提綱配了圖片,降低了講故事的難度。讓學生在練習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在表演中體驗了語言的魅力。通過學習這些故事,逐步培養孩子們的邏輯思維,通過了解事物發展的規律、分析事情的開始、經過與結局來幫助閱讀,更好地理解文章、獲取信息,并在寫作中得到運用。教學應從“知識教學和技能教學”轉向“對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努力嘗試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融合貫穿在英語教學中,在設計英語教學和安排教學活動時,通過開展生動有趣的具有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通過主動思考勇于探索,大膽創新的方式進行英語學習,提高學生運用英語語言能力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從而達到綜合運用英語語言能力的目的。總之,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主渠道是課堂教學。要最大限度地發揚課堂民主,建設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生態,讓學生主動思考勇于探索,大膽創新。教師應巧設問題,善設疑點,給學生創設一個自由發揮的田地,提供積極參與的思維空間。在教學中,我們要始終堅持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為核心,加強思維訓練,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全面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能力的提高,成為新時代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外語教材的研發與學生外語能力的培養———基于我國主要外語教材的分析與探討[J].隋曉冰,周天豪.外語電化教學.2012(06).
[2]淺談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情境運用[J].劉婷婷.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0(03).
[3]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杜新秀.教育學術月刊.2010(05).
[4]把握生成,讓課堂充滿活力[J].黃玉珍.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04).
[5]淺議英語課堂中預設和生成的有機融合[J].許金泉.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0(08).
作者:劉敏 單位:山東省寧陽縣堽城鎮堽城里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