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利建設項目節水評價篇章編制認識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結合工作中經驗,對節水評價篇章編制過程中的水平年選取、現狀供用水水平分析、現狀節水存量、節水指標以及區域用水總量估算問題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節水評價;水平年;現狀供用水水平;現狀節水存量;節水指標;用水總量
1引言
新時期,我國治水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從人民對除水害、興水利的需求與水利工程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對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的需求與水利行業監管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貴州屬于工程性缺水地區,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生態環境脆弱是長期制約貴州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短板”。本文通過總結在貴州省的節水評價工作,就節水評價篇章編制提出幾點思考。
2水平年選取
根據水利部辦公廳印發的《規劃和建設項目節水評價技術要求》,節水評價水平年應與建設項目的水平年一致。一些可研即將批復的建設項目,其現狀水平年可能是3~5年前或更久,則節水評價屬于后評價,對于此種情況下節水評價現狀水平年的選擇存在一定爭議。若按照技術要求,節水評價現狀水平年與建設項目一致,則節水評價不能反映近幾年評價范圍內供用水水平。對于節水評價屬于后評價的情況,作者認為可以采用兩種方法處理:一是將節水評價作為后評價處理,維持建設項目的現狀水平年不變,而將節水評價現狀水平年調整至近年。二是將節水評價與建設項目的現狀水平年均調整至近年,并保持一致。
3現狀供用水水平分析
評價范圍的現狀供用水水平分析的前提是做好現狀調查。現狀調查包括區域社會經濟資料、區域現狀節水水平與節水工作開展情況、典型企業取用水、現狀取用水工程、灌區、管網漏損以及輸水損失調查等。根據評價范圍及評價對象的特點,不同的建設項目應有不同的重點調查對象。現狀用水水平分析包括橫向和縱向兩方面的對比分析,橫向分析是指評價范圍現狀用水水平與市州、全省、分區、全國的平均水平和先進水平比較,這是從空間維考慮;縱向分析是指評價范圍各項用水指標近3~5年的對比分析,從時間維分析用水水平的逐年變化趨勢。現狀調查的準確與否決定了現狀供用水水平分析結果,而現狀供用水水平分析又是節水評價的核心,受水區只有先做好節水、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后才能發展新用水。
4現狀節水存量
節水評價一般只分析評價范圍內的現狀節水存量。現狀節水存量包括用戶端節水存量和供水端節水存量,其中用戶端節水存量包含農業、工業、生活節水存量,供水端節水存量包括供水系統提升、非常規水源利用等。現狀節水存量指標反映了評價范圍內現狀供用水水平的高低,現狀節水存量越大,說明評價范圍現狀供用水水平越低,節水潛力越大。現狀節水存量是可供水量,若現狀節水存量較大,則項目建設的必要性不強、緊迫性弱。規劃水平年采用的節水指標已體現了現狀節水存量,因此供需平衡分析不能重復核減現狀節水存量。
5節水指標
對供水工程而言,水源至水廠出口區間為供水端,水廠出口至用水戶區間為用水端。對灌溉工程而言,水源至骨干工程末端為供水端,骨干工程末端至田間為用水端。強制性指標主要包括:用水總量指標、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管網漏損率、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等,污水處理率、再生水回用率等為非強制性節水指標。節水指標應滿足現行相關規范和國家及地方的相關要求。在編制節水評價篇章中,重點應對用水總量、用水定額及用水效率的指標進行評價分析,不得突破強制性指標紅線,盡量靠近非強制性指標限值。
6區域用水總量估算
不少地方已逼近用水總量紅線,出現了“發展用水”與“用水總量控制”的突出矛盾,解決這一用水矛盾的方法有3種:一是向上一級政府部門申請調增區域用水總量。二是通過水權轉讓方式獲得鄰近行政區水權的使用權。三是調整本區域產業布局和結構、落實節水措施等方式,挖潛本區域現狀節水存量,此方法充分體現了“先節水、后調水”的“節水優先”核心思想。區域現狀用水總量W現狀主要包括農田灌溉用水量W農灌、生活用水量W生活和工業用水量W工業,如式(1)。對區域現狀用水進行挖潛,根據《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水十條”等相關要求,擬定規劃水平年的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管網漏損率。現狀工業用水挖潛通過降低工業用水定額和管網漏損率。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用水定額一定是逐漸增加,因此現狀生活用水挖潛主要是通過降低管網漏損率,現狀農田灌溉用水挖潛通過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挖潛區域現狀節水存量△W挖潛包括農灌、生活和工業節水存量,如式(2)。通過現狀調查,若現狀水利工程存在擠占生態環境用水、供水水平較低、供水保證率較低、超采地下水等情況,一般規劃水平年考慮將這部分現狀水利工程置換,由在建及規劃水利工程代替。因此,在分析規劃水平年區域用水總量Wyear總量時,現狀用水總量中應扣除挖潛水量,在建及規劃水利工程供水量中應扣除置換水量,如式(3)。區域用水總量控制符合性評價的核心是規劃水平年的用水總量Wyear總量不能超過“三條紅線”用水總量控制指標Wyearmax,如式(4)。以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為例,分析納雍縣現狀節水存量的挖潛及用水總量控制符合性評價。納雍縣2030年用水總量控制指標W2030max為2.18億m3。根據《2017年畢節市水資源公報》,納雍縣2017年總用水量W現狀為1.4768億m3,其中農田灌溉用水量W農灌約0.5179億m3,生活用水量W生活為0.3113億m3,工業用水量W工業為0.6476億m3。2017年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452,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69.7m3/萬元,管網漏損率為23.6%。2030年納雍縣現狀灌面的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取0.6,則現狀灌溉節水存量△W農灌為0.1277億m3。納雍縣2030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取35m3/萬元、供水管網漏損率均值取10%,則現狀工業節水存量△W工業為0.3716億m3,現狀生活節水存量△W生活為0.0471億m3。納雍縣在建及規劃水利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分別為0.553億m3、0.6765億m3,并置換現有水利工程0.033億m3的供水量△W置換。根據以上分析計算,2030年納雍縣總用水量W2030總量為2.127億m3,未超過W2030max,滿足水資源“三條紅線”用水總量控制指標要求。
7結束語
水平年的選取是節水評價工作的前提,應就具體項目具體分析。現狀供用水水平分析是核心,區域現狀只有先做好節水才能發展新用水。現狀節水存量是亮點,是區域發展用水的指明燈。節水指標是重點,是規劃和建設項目節水評價是否通過的關鍵控制因素。用水總量控制是底線,區域發展用水不能超過用水總量紅線。節水評價過程中,應遵循現狀客觀事實以及規劃目標的先進性和可達性,為區域發展出謀劃策,為水行政管理部門的節水工作提出指導性思路。
參考文獻
[1]趙中秋,后立勝,蔡運龍.西南喀斯特地區土壤退化過程與機理探討[J].地學前緣,2006,13(3):185-189
[2]鄂竟平.堅持節水優先強化水資源管理———寫在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之際[N].人民日報,2019.3.22,第12版
作者:沈軍 茍露 鐘鳴 單位: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