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生態環境及農業經濟協同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狀況,提高農業經濟發展質量,需要對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的協同發展進行深入研究,找出切實有效的策略,不斷拓寬發展思路,為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共同發展目標的實現、發展潛力的提升等提供支持,避免影響農業生產活動落實效果,實現農業經濟與生態保護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對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進行系統闡述。
關鍵詞:農業生態環境;農業經濟;協同發展;策略結合
當前的形勢變化及農業領域的發展要求,注重對農業生態環境與經濟協同發展的深入研究,可使農業生產活動開展更加高效,增加其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能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因此,在細化農業方面的研究內容過程中,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給予農業生態環境與經濟協同發展更多的關注,確保農業生產計劃制定與實施的有效性,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保障。
1農業生態環境問題的影響
在農業生產實踐過程中,很多農戶為了追求產量,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使用了大量化肥及農藥,導致地下水污染、土壤板結硬化等現象,且農產品的品質也受到了影響,阻礙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更好地應對農業生態環境問題,需要對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農業生態環境的惡化會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業資源的浪費與流失會加劇農業用地的減少與人口增多之間的矛盾,進而影響種植業的產量與質量,阻礙農業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且農業生態環境質量也會受到潛在威脅。受傳統耕作方式、思維觀念等因素的影響,農業生態環境污染問題發生率增加,難以滿足現代農業長效發展的要求,也會拉大城鄉之間的差距,影響農民的生活質量,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也會有所下降。當農業生態環境受到不利影響、惡化程度加深后,會加大自然災害發生的概率,影響土地資源利用效率,使得農業經濟發展受阻,也會制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能真正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目標[1-2]。
2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關系
2.1農業經濟發展依賴農業生態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地方都在積極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尤其是在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方面。在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全面提升其發展水平的過程中,需要關注農業生態環境狀況。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可為農作物正常生長創造有利條件,給予農業經濟發展更多支持,滿足其效益增加及科學發展需求。
2.2農業經濟發展是農業生態環境的根本保障
良好的農業經濟發展形勢會減少對生態環境方面的破壞,滿足農業生態系統動態平衡性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與之相關的環境問題發生率。因此,在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狀況、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的過程中,需要提高對農業經濟發展的關注度,促使二者能夠處于協調發展狀態,明確現代農業在未來實踐中的發展目標及思路,避免農業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質量受到較大影響。
3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策略
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發展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本質上為辯證統一的關系。因此,需要在切實有效的策略支持下,逐漸實現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確保相應的生產活動開展狀況良好。
3.1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開展行動
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參與。這就要求相關人員不斷強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意識,提高思想覺悟,積極地開展實際行動,逐漸實現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在此期間,需要做到以下3點。1)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及其他渠道,加大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力度,引導人們參與到農業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增強其環境問題應對效果,為農業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逐漸實現二者協同發展,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2)做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工作,規范農戶們在生產實踐中的行為,強化他們的生態保護意識,并通過對他們宣傳促進農業資源高效開發及整合利用的措施,逐漸實現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其生態環境科學保護要求。3)在宣傳工作推動下,更多的人參與到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可有效提高環境質量,保持農作物良好的生長狀況,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科學保障,實現其與農業生態環境的協同發展[3-4]。
3.2重視農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及利用
農業資源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與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因此,在實現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環境協同發展目標的過程中,應給予農業資源合理開發及利用更多的重視。1)強化可用耕地科學保護意識,積極開展相應的保護工作,并在農業科學技術的大力支持下,實現對耕地的高效利用,滿足農業經濟科學發展要求,保持農作物良好的產量及效益。2)注重滴灌及噴灌技術的推廣使用,實現對農業生產過程中地下水資源的高效利用,給予農業經濟發展更多支持,避免影響與之相關的生態環境。3)結合農用物資的利用情況,對其合理開發及高效利用進行綜合考慮,滿足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成本經濟性要求。4)對農業生產計劃實施中的施肥是否合理、地膜利用狀況等加以分析,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農業生態環境的影響,并隨著農業資源整合利用效率的提高,達到生態環境與經濟協同發展的目的[5]。
3.3注重生態農業的發展
生態農業是把傳統農業技術與現代農業技術進行有機結合,運用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根據各地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情況,實現經濟、社會、生態三者共同發展。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滿足生態環保要求。因此,在實現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生態農業的科學發展。1)嚴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制定并實施農業發展規劃,并充分考慮氣候特點、農作物生長特點、經濟發展要求等,明確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為農業生態環境與經濟的協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更好地體現出生態農業的價值。2)在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的過程中,需要對其功能特性、形勢變化及發展要求等進行綜合考慮,逐漸提升農業生產活動開展過程中的環保水平。
3.4構建好現代農業體系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要求,為了達到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目的,需要對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相關的農業體系構建進行深入思考。1)重視農業生產布局的合理調整,加強信息化與精細化管理方法使用,并通過完善相關制度,為現代農業體系構建目標的實現提供專業支持,增強其適用性。2)當現代農業體系構建完善后,需要將其執行到位,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科學指導,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真正實現現代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6-7]。
3.5促進農業科學技術創新發展
農業領域的技術人員在實踐中應不斷強化自身的創新意識,對農業科學技術應用中的創新發展進行深入思考,發揮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的應用優勢,減少農業生產給農業生態環境質量帶來的影響,并在技術層面上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4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不同內容的深入探討,有利于達到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的目的,滿足農業生產計劃高效實施要求,保持其良好的效益及發展狀況。因此,未來在提升農業發展水平、優化農業生產方式的過程中,應加深對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視程度,注重使用相應的發展策略,為現代農業的更好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劉道坤.低碳經濟背景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思考[J].財經界,2020(7):28-29.
[2]田洪成.生態農業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初探[J].財經界,2020(7):31-32.
[3]楊建民.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對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20(12):239,243.
[4]陳珊,韓輝.種養結合的農業生態循環模式探析[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20(2):63-65.
[5]高鄧.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路徑研究[J].農業經濟,2020(5):18-19.
[6]金書秦,韓冬梅.農業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特征、要素和路徑[J].環境保護,2020(8):15-20.
[7]王修美.淺析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環境如何實現耦合協調發展[J].商訊,2020(12):183.
作者:呂成建 單位:青島市即墨區田橫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