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會計制度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為財務管理模式的改革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新會計制度的實施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其在推動財務管理進步的同時也給企業或組織機構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文章分析了新會計制度出臺后對財務管理的影響,接著介紹了當前主要的兩種財務管理模式,然后提出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完善措施,希望能為我國企業或組織機構的財務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財務管理模式;管理目標
一、新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對財務管理目標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盡可能地實現主體利潤最大化、價值最大化及利益關聯方的利益最大化一直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最主要目標。但新會計制度明確強調要將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目標,并對相關問題作出了一系列要求。如此看來,新會計制度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財務管理的目標。
(二)對財務管理理念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隨著新會計制度的全面實施,各企事業單位及組織機構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管理理念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新的會計制度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對相關工作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為了盡可能地適應新會計制度的變革,管理人員要創新財務管理理念,從多角度出發,做好財務管理工作;第二、隨著新財務管理理念的不斷深入,管理者及其它財會從業人員對財務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升,這也就意味著企業財務管理的價值也將有很大幅度地提升;第三、新會計制度的出臺,進一步提高了企業及相關部門對自身財務資產的重視度,新會計制度指出企業不僅要努力提高自身價值,更要重視企業的實際增長,從某種層面來看這也是有別于傳統財務管理理念的不同之處。
(三)對財務風險管理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新的會計制度在財務資產減值準備轉回、計提及可轉換債券在股價中的損失均作出明確規定,這將有利于企業及各事業單位進行財務風險防范與管理。另外,新的會計制度中規定投資性房地產項目可以采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若在財務管理中使用公允價值,不管最終是收益還是損失都要對其進行確認,這樣可避免企業超分配情況的發生,幫助企業降低財務管理風險。
二、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分析
新會計制度的出臺,各企事業及組織機構均對現有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了相應地調整,總的來說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
(一)集權模式
集權模式也可以稱之為統一的財務管理模式,該模式下通常由總公司的財務部門統一掌管其下屬子公司的財務管理及決策等主要權利,而子公司權利卻很小。另外,集權模式中總公司會對其下屬子公司的運轉及企業活動等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管理,子公司的相關經濟活動的開展幾乎都要依賴于總公司。總的來說,該模式具有以下優勢:其一、通過總公司統一的財務管理有利于使企業的財務管理成本降低;其二、有利于實現財務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給企業創造較高的價值及利潤,并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其三、可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專家的作用,有利于財務管理風險的降低。
(二)分權模式
分權模式與集權模式是相互對立的兩種模式,這兩種模式有著截然相反的特征。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中,子公司較總公司而言,其管理控制及決策支配權相對更大。該模式下,子公司不僅可以根據市場環境及公司實際運營情況對相關管理策略進行調整,同時在人力資源、資金福利分配及財務資本運行等方面具有自主決策權。分權模式中總公司不能像集權模式那樣使用指令性的計劃對子公司的財務管理進行干預,而只能采取間接地方式對子公司的經營活動進行管理。基于該財務管理模式中子公司擁有更大的決策權,所以可及時根據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而調整財務決策,隨著總公司決策壓力的減小,子公司運作的積極性將大大提升,進而可有效促進財務管理效率及財務管理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三、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會計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與企業發展息息相關。目前,各企業及組織機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對會計團隊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擴員,但會計隊伍的整體素質卻令人質疑。例如,許多管理層人員財務管理經驗較為匱乏,且大都缺乏責任心,管理及風險意識淺薄,未能嚴格履行其管理義務,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嚴格根據所在企業的具體情況對資金活動進行有效管理,導致編預算管理、資產管理及內部控制等方面頻頻出現問題。
(二)財務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第一、部分企業或機構尚未設置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而有些單位即使設置了該機構也存在監管不嚴的情況,形成虛設;第二、財會人員崗位分配不合理,甚至出現沒證就上崗的情況,而且從業人員質量參差不齊,閑的閑忙的忙,兼崗現象較多;第三、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改革滯后,導致新財務管理理念及新財務管理模式應用也出現了滯后現象。
(三)風險管理體系不健全
目前多數的企業仍把重心放在發展上,而不是生存上,未充分的收集市場信息、把握市場形勢,對風險管理缺乏應有的重視,更沒有制定行之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另外,部分企業雖然建立了風險管理體系,但組織結構較為單一,風險管理水平仍較落后。
四、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的完善
(一)明確財務管理目標
新會計制度下對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企業及組織機構要通過不斷地探索,更深層次地認識財務管理,意識財務管理在企業運行中的重要性,并結合自身發展需要制定明確的財務管理目標,在不斷實現財務管理目標的過程中,除了要努力提高自身價值之外,還要重視企業的實際增長。
(二)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
首先,對全體員工進行誠信教育,使全員樹立以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其次,提高會計工作人員入職門檻,制定嚴格的選拔標準,財務從業人員除了要懂一定的財務知識之外,還要懂得一定的經濟法律知識及企業管理知識;再次,定期組織會計從業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和培訓,以提高員工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意識,使他們明白財務管理與企業發展及他們自身利益息息相關,并通過培訓切實提高他們的核算、監督及管理水平;最后,加強企業領導的教育與管理,使領導層人員對財務管理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進而提高其監管力度及執行力度。
(三)健全財務管理相關體制制度
健全的財務管理體制制度是企業良性運轉的關鍵。首先,企業要根據自身發展實情構建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及審核制度,并認真執行;其次,對企業會計行為及其經濟業務程序要做明確規定,還要逐層明確各級財務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清楚劃分每一位會計人員的職權,將責任具體到個人;最后,制定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績效考核與獎懲機制,通過考核與評估能真實的反映企業會計活動的實施情況,同時也能進一步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
五、結語
綜上所述,各企業及組織機構的財務管理模式在經濟快速發展及新會計制度的影響下,經過不斷的改革與實踐已取得了較大的提升,但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各企業及組織機構應立足于自身發展實情不斷優化當前的財務管理工作,使其能更好地與新會計制度改革相適應,從而促進企業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曼玉,姜毅.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5(05).
[2]馬紀周.新會計制度下的財務管理模式探討[J].企業技術開發,2016(05).
[3]孫旭陽.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探討[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5(01).
[4]彭曉.新會計制度下的財務管理模式探討[J].商業故事,2016(05).
[5]魏雨婷,田海霞.新會計制度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6(03).
作者:蒲慧霜 單位:中國二冶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