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談會計電算化實驗室建設措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會計電算化成為現代會計事業的必然發展趨勢,會計專業的學生要具備良好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豐富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實驗室建設作為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的前提,需要從師資和軟硬件建設等層面出發,構建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室,有效滿足教與學的需要,為社會培養所學的實踐性和創新型人才。本文就對會計電算化實驗室建設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實驗室建設
一、師資建設與人員配備
人員配備是會計電算化實驗室建設的關鍵性環節,只有配備高水準和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才能保證實驗室的正常運行。第一,教師的配備。實驗室指導教師管理實驗室的同時,還要完成設備管理工作,因此指導教師應該掌握相關的會計實踐操作技能和基礎理論,確保管理的有效性。由于實驗室的指導教師與單純意義上的教師存在明確的區別,在具體教學中應科學配置二者,提高實驗室的有效性。第二,專業教學團隊的建設。(1)培養雙師型的骨干教師,借助相關的學習與進修活動,積極主動參與會計師事務所的相關活動,提高教師在實踐和理論等方面的綜合能力[1]。(2)培養專業帶頭人,其能夠利用校企合作等路徑獲得前沿的會計實踐技能及理論知識,負責撰寫電算化專業論證及相關分析報告,影響著會計專業的理論研究與建設方向,直接指導著會計專業的發展規劃和定位。(3)為教師提供實踐參與的機會,使其了解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進而為電算化實驗活動的實施提供有用的素材;或者是聘請企業財務主管和專業會計師進行指導,讓其參與學生的電算化實驗,為師生提供專業的指導意見。
二、軟件建設
軟件建設是實驗室建設的核心,軟件建設的效果直接關系到會計專業學生的培養效果及實驗室的正常運轉,因此需要從如下幾點加以建設:(1)實驗項目的層次性。會計實驗項目內容涉及探索性、驗證性、綜合性、專題性等實驗,只有開發設計不同類型層次的實驗項目,才能提高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效果。對于初級層次實驗室而言,可以教材章節的實驗為主,通過教材中的實訓指導來完成基本的實訓項目;針對中高層次實驗室,應該設計證券、審計、財務管理等專題項目,利用數據庫和網絡進行資料的收集,結合企業的審計報告進行專題實驗和評價。(2)構建共享型的教學資源庫。該資源庫包括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會計技能證書考試、會計資格證考試這三各模塊,將這些模式進行結合,能夠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獲得相同的教育,如學生具備技能考試資質后可參加會計師資格考試,進一步強化技能,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2]。(3)合理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和課程體系。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應該包括會計分崗綜合實訓和會計單項基礎技能訓練的環節;而課程體系的構建時會計電算化實驗實施的理論基礎,要以專業的財務專家和會計人員聯合完成,有效融合教材制定、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等內容,確保體系中涵蓋會計技能培養和系統的理論課程體系。
三、硬件建設
對于會計電算化實驗室建設而言,其基礎部分就是硬件建設,要配置與電算化實踐相適應的計算機配置,在建設的場地和類型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要求。首先,層次化的建設類型。實驗室建設要想適應會計專業的發展方向,應該以不同的教學要求為依據設置層次不同的建設方案:(1)初級層次的建設。該層次的建設目的是為滿足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及初級操作需求,這要適應會計專業的教學改革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素養。(2)中高級層次的建設。該層次的建設是以現金的管理理念和會計思想為指導,適當增加與綜合分析和設計相關的實驗,為學生提供關于信息分析、管理、預測等試驗,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其次,多功能化的建設場所。實驗室建設中應以全面先進的會計管理理念為指導,做好全面的統籌規劃工作。建設中高級層次的實驗室時,應該以實驗室的不同性質與功能為依據,配備完善的網絡設施,或者是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靈活運行財務軟件,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結束語總而言之,會計電算化實驗室的建設作為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是會計專業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具體建設中應從師資配備、軟件建設、硬件建設等方面出發,制定科學有效的建設方案。這樣才能保證電算化實驗室的正常運行,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踐環境和專業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快速融入到工作崗位中,達到預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曹進軍.會計電算化實驗室建設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23:299-300.
[2]楊貴興.淺談會計電算化仿真實訓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1:9.
作者:吳婷茜 單位: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