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促進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發展,從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筆者以《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研究新視野》為課題,從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入手,對其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地剖析,并在此基礎上探究了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研究新視野。
關鍵字: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新視野
一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英語這門課程顯得愈發重要。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未來,他們能否具備相應的能力來迎接新一輪的挑戰,不僅決定了這些學生未來發展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還決定了中國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英語對于很多學生而言,已經不再是為他們“錦上添花”的內容,而是他們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過去的人會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當前英語已經達到了與數理化相同的高度。大學英語與中學英語不同,因為大學英語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應用的能力,而不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滿足應試教育的要求。雖然大學英語越來越重要,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工作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影響了學生課堂聽課的效果。
(一)教學內容脫離學生實際應用
正如前面所講述的,開設大學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應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該遵循實用性的原則,而不能單純地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就隨意選擇教學內容。有些大學生在畢業以后,甚至都不能與外國人簡單的對話。比如,當有外國人問路時,很多學生都不能用精準的語言表達出地點的位置,不是磕磕巴巴,就是根本不會表述,使英語教學失去了它的意義和價值。而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情況,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應該歸咎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師所選擇的教學內容不切合實際,不能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得到應用,都是一些“官方”內容,不接“地氣”。對于大學生來說,如果教師所選擇的教學內容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那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能得到保證,久而久之,學生會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教學方式缺乏時代性特征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的興趣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不能與時俱進,體現出時代性特點,那么就很難讓學生產生共鳴,進而影響到學生課堂聽課的興趣。當前,大部分大學英語教師都喜歡采用多媒體教學,雖然多媒體教學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很有幫助,但是由于這種教學方式機會被所有課程教學所采用,所以學生逐漸產生了視覺疲勞,慢慢地就失去對多媒體教學方式的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既可以體現出時代特征,又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從而讓學生對課堂教學工作產生興趣。隨著教育領域的不斷發展,像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新一代教學技術逐漸被引入到課堂教學環節,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很多大學英語教師對其視而不見,并沒有根據教學的需求而將其應用到實際教學工作中,學生沒有學習的動力。
(三)實踐教學環節有待改進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應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必須以該目的為教學核心,重視實踐教學,通過讓學生不斷地實踐練習而提高他們應用英語的能力。但是,很多教師的教學思想與中學英語教師教學思想基本相同,把教學重點都放在了詞匯、語法、句子結構、閱讀理解、翻譯等內容上,卻忽視了對學生聽力、口語能力的培養,使英語教學變成了“啞巴英語”。大學英語所囊括的內容比較多,雖然學校為了提高學生聽力、口語能力,會專門安排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但是,大學英語是該課程的重要基礎,也是學生能夠學好大學英語視聽說的基本要求。教師忽視實踐教學,不注重對學生聽力、口語等能力的培養,那么就會使學生成為“高分低能”的“紙老虎”,給他們未來發展埋下隱患。
二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研究新視野
只有做好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研究,我們才能更全面地認識到當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工作的不足,并且根據這些問題找到對應的解決措施,從而優化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工作,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課堂教學服務。教師是提供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服務的主體,而學生是接受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服務的主體,兩者之間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如果想要提高學生應用英語的綜合能力,首先應該以教師為突破口,提高教師教學能力,使他們在選擇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時傾入更多的心血,多為學生著想,以滿足學生實際要求為基本要求,推動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工作的發展;其次,還應該要求教師能夠加強實踐教學,提高聽力、口語在大學英語中的占比,為學生提供更多應用英語的機會,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最后,學校要積極開展與大學英語教學相關的活動,并且鼓勵師生參與進來,為師生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
(一)保證教學內容的質量
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必須要以維護學生利益為基本準則,提高自身職業道德素養,對每個學生負責。由于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也要考慮學生個體差異性給教學工作帶來的影響,并且盡可能保證每個學生的利益,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到新知識。對于英語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他們布置一些額外的學習任務,給他們推薦一些比較基礎的英語知識,讓他們利用業余時間去學習,并且還要考察他們對這些基礎知識的學習情況,對于表現好的學生予以獎勵,提高這些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對于英語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向他們推薦一些“拔高”性的英語知識,讓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使自己的英語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總而言之,教師必須要保證教學內容的質量,既要體現出時代特征,滿足時展的要求,同時還要滿足學生未來發展要求,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
(二)改革教學方式
由于大學英語對于很多學生而言非常枯燥,所以如果教師不能采用一種比較新穎、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課堂聽課興趣,那么就很難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當前,有很多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睡覺、打游戲等,就是因為他們對大學英語不感興趣,甚至學習英語會讓他們“頭大”。一般英語教師喜歡采用灌輸式教育,忽視學生的感受,所以不能讓學生產生共鳴。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此基礎上改革教學方式,并且根據學生的興趣點去開發、引用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比如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以探究式、引導式教學為主,摒棄傳統的機械式、灌輸式教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自覺地利用業余時間去學習英語。雖然很多大學都非常重視大學英語教學,但是其課時畢竟有限,如果單純地依賴于課堂教學,那么學生的英語水平將很難得到提高。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拋磚引玉”,利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且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讓學生把更多的業余時間投入到學習英語上。課堂互動對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提高非常有效,所以教師要適當與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互動,拉進彼此之間的距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三)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更好地發揮出英語教學的作用和意義,教師在開展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還應該重視實踐教學,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幫助學生構建龐大的理論知識體系,方便他們應用到實踐中。也就是說,教師應該重視聽力、口語等教學環節,為學生創造更多應用英語的機會。學校也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學習英語課外活動,比如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辯論賽等,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應用英語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糾正學生的發音,同時也要幫助學生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做好引導、輔助工作。當然,學生作為大學英語課堂的主體,他們有非常大的發言權,教師可以讓學生給自己的教學工作提出看法,也可以給出一些改善實踐教學的意見,集思廣益,讓每個學生都能為強化實踐教學而做出貢獻,實現民主教學,尊重每個學生。
三結束語
一言以蔽之,從當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來看,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工作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如:教學內容脫離學生實際應用,教學方式缺乏時代性特征,實踐教學環節有待改進。這些問題的存在與當前教育發展相違背,不利于大學英語教學實效性的提升,為促進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就必須優化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工作,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課堂教學服務。由此可知,《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研究新視野》這一課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毅.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研究新視野——評《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新視野》[J].中國教育學刊,2015(10):140.
[2]李曦.需求理論視野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27):147-148.
[3]周茜.多媒體環境下多模態大學英語互動課堂的構建[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7(07):244-245.
[4]林月.大學英語課堂中的思辨[J].教育現代化,2016,6(5):88-90.
[5]尤明慧,尹立萍,孫啟響,影響大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因素和提高方法[J].教育現代化,2015,5(12):57-58.
作者:代智勇 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