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平臺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推動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基于Internet的各種應用,將人們的生活方式、各種方式以及學習方式都互聯網化,因此,網絡教育帶來了網絡教學平臺。網絡教學平臺讓教學手段和模式深入人心。網絡平臺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計算機應用的需求不斷加大,目前,基于網絡平臺下的計算機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如何利用網絡平臺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是適應當代計算機教育發展潮流的重要步驟。有效解決問題,出臺實施方案,才能將網絡平臺與計算機充分結合,提高教學水平和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
1.網絡平臺架構與計算機教學概況
1.1網絡平臺教學的概念
網絡平臺教學是以校園內部局域網絡為基礎,進行在線教學資源呈現、在線教學、在線作業、在線考試、師生互動等多種計算機輔助下的網絡教學平臺。它具有網絡教學服務、網絡課程開發、網絡教學在線支持和網絡協作互動等功能。將教育向社會化延伸,提高教學的專業化,打破了時空限制[1]。
1.2網絡平臺教學概況
網絡平臺教學是Internet技術下的一項比較系統的工程,服務器、客戶端的運行環境必須是WindowsXP、win7/8、蘋果、微軟等系統,瀏覽器的類型不限,根據自身開發程度自行設置。目前,網絡教學平臺主要基于以下四種服務來運行:①www服務,是信息整合、優化、檢索的服務性平臺;②e-mail是作為信息傳遞、與外界溝通、進行跨地域通訊的一種途徑,是知識和教務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橋梁;③FTP網域內部集群,是教學資源共享的區域,是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必要場所,是內部討論、交流的重要方式;④在線互動,實現實時交流,保證離線后仍可在上線時及時參與互動、溝通。其次,在線完成學習任務、考試、閱卷、評分等活動[2]。
2.網絡平臺下計算機教學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
2.1計算機網絡課堂容量過大
在我國目前計算機網絡課堂上,大多數是集體教學的模式,大階梯教室能容兩三百人,這種大課模式,在各大高校廣為流行。一名教師同時對兩三個班級的學生進行授課,首先大容量的學生使得教學管理效率低下,學生出現問題需要老師近距離輔導時,教師在這樣的條件下是無法滿足學生需求的。在學生成績的管理上,因精力有限無法對所有的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水平進行準確分析、評估。其次,網絡平臺授課節約了教師大量的板書時間,使課堂講解時間變得更加充裕。因此,教師為增加課堂知識面和激發學生興趣,往往利用網絡的便利,在課堂上加入較多的課外知識延伸、先關資料整理、具體的教學案例、與之相關的教學視頻音頻、知識應用的行業新聞和動態等等,讓計算機基礎課堂教學容量過大。除此之外,學習任務繁重的網絡作業,也是大容量的表現之一。教學容量與教學知識的應用嚴重失衡[3]。
2.2計算機自主學習能力低
計算機網絡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學生自主學習應該是計算機教學的主體部分。由于我國計算機能力普及范圍較窄、起步時間較晚,造成了70%的學生進入大學后才真正開始系統的接觸計算機并加以應用。因此,在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中,學生動手實操能力較低,自主學習缺乏。加之教師一味的手把手的主體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狀態。網絡的陌生使他們需要教師細心的去講解每一個部分,基礎薄弱,無法促進其計算機自主學習的習慣。
2.3課件有待優化
計算機基礎課程具有使用范圍廣,教學內容相對固定的特點,因此課件通用性很強。有很多老師往往為了自身方便而在教學中使用別人的課件進行授課,沒有清晰把握課件的教學目標,自身缺乏專業的職業素養。其次,在制作教學課件時,過多的引用網絡上的熱門案例分析,并沒有通過自己的思考而得出分析結果,將其應用進教學課件,不僅不能達到教學目標,反而會誤導學生的思維,從而使知識陳舊、固守。
2.4網絡教學設備和技術無法滿足教學目標實現
開展網絡平臺下的計算機教學,需要應用廣泛的軟件、精密的多媒體機器和熟練操作軟件的技術,目前,我國各高校為節約教學成本,常常忽視了對教學設備的更新與維護,對社會上新出來的應用軟件沒有及時引進到教學資源中來。因此,無法滿足教學目標的實現。
3.如何利用網絡平臺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
3.1優化網絡資源
優化網絡資源主要是避免冗雜的信息進入課堂、分類管理班級,其具體方法有:①控制課堂教學時間,留足時間給學生思考討論,將教學時間與學生實踐以1:3的比例來分配,大大優化了課堂教學的信息質量;②在web端開發題庫、資源管理,實現練習與教學的同步進行;③上課前進入班級信息管理系統簽到和留言,簽到是保證到課率,留言是留下課堂的疑問,老師課后在線答疑。
3.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提高學生計算基礎能力、提供上網條件。例如可以:①對學生宿舍簽入免費網線,提供網絡;②建立公共、自由的網絡多媒體教室,定期對學生開放;③學習任務盡量以計算機輔助完成為主,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計算機基礎應用水平;④對計算機學習資源進行免費下載,開放學生學習資源自由上傳的權限,鼓勵資源共享;⑤在線作業與考試進行計時計分。
3.3創新自主設計課件
對教師應該嚴格要求,必須創新性自主設計課件內容。例如:①教師在教學前需將課件交至教務處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方能開展教學;②教學課件第一部分注明教學目標,課件設置實踐操作環節;③對于上課所需要的案例、材料、圖片等,可交給學生去搜索并提供,迎合了學生的趣味。
3.4及時更新教學設備、引進教學資源
設備和教學資源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特別是對于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來說,教學資源是計算機應用的具體延伸,設備是保證實戰操作的基礎。因此,必須加大設備和資源的資金投入。解決上述問題有兩個途徑:①壓縮學校不必要的開支,進行教學設備的購置和更新;②開展校企合作,定向培養,免費提供實踐基地和教學資源。綜上所述,計算機基礎應用貫穿于現代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計算機基礎教學水平顯得尤為重要。網絡教學平臺使時展的產物,必須順應歷史潮流,網絡平臺教學環境和服務日趨完善的條件下,建立發達的校園局域網絡,營造網絡化的學習教學環境,創新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國民計算機應用水平,完善人才結構,推動我國經濟發展。
作者:李俊 單位:金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