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思維導圖化案例教學效果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思維導圖化案例教學(case-basedlearning,CBL)結合問題導向教學(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重癥醫學科強化去氮培訓教學中的效果比較。方法選取于延安大學附屬醫院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學員60名,隨機分成兩組,即A組思維導圖化CBL結合PBL培訓組和B組傳統教學模式培訓組,每組30名,使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對兩組學員進行強化去氮培訓,對其培訓后進行理論、技能考核和收獲滿意度調查。結果A組學員理論成績、技能考試成績和收獲滿意度調查滿意者所占比率均高于B組。結論思維導圖化CBL結合PBL的教學方法在危重癥醫學科強化去氮培訓教學中效果明確,可明顯提高學員的理論知識水平、技能操作能力和學員在臨床實習、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可提高教學工作整體質量和效率,此項教學模式值得推廣。
關鍵詞:思維導圖;案例教學;問題導向教學;去氮吸氧;滿意度
重癥醫學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其所涉及的知識范疇涵蓋了內科、外科、麻醉科等多個學科,同時包含臨床重癥醫學科特有專業知識,加之被轉入重癥醫學科患者急、重等病情特點[1-4],使住培學員在重癥醫學科的臨床學習效率和學習的積極性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如何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以提高學員在重癥醫學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實習中的積極性成為該科室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重癥醫學教學工作中,普遍的教學模式為臨床帶教老師對患者病情進行分析,教學手段單一,缺乏多樣性及靈活性,雖然能使學員在短時間內對要求掌握的知識有一定認識,但難以促進學員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住培學員缺乏獨立思考過程,使其在患者管理過程中處于機械被動的地位,無法對患者病情進行靈活分析與處理。隨著新型教學模式如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se-basedlearning,CBL)、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思維導圖教學法等[5-7]的出現,探索高效率的教學方法成為重癥醫學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本研究提出思維導圖化CBL結合PBL的雙軌教學方法,并對其在重癥醫學科強化去氮培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教學效率進行探討,從而提高重癥醫學整體教學質量和效率、培養更多優秀醫學人才。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6月于延安大學附屬醫院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研究生學員60名,隨機分成兩組,即A組思維導圖化CBL結合PBL培訓組和B組傳統教學模式培訓組,每組30名。納入標準:兩組學員各科理論成績均在80分以上,平時技能培訓考核皆合格,學員年齡24~26歲。
1.2研究方法
使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對兩組學員進行強化去氮培訓:A組使用思維導圖化CBL結合PBL雙軌教學模式對學員進行強化去氮吸氧培訓,B組使用傳統教學模式對學員進行去氮吸氧培訓。帶教老師在前期準備過程中均進行CBL案例討論,選擇典型案例,進行思維導圖的訓練,并將典型CBL案例思維導圖化,同時教學中會結合PBL教學模式,需帶教老師充分了解疾病相關知識,以便更好地為學員做出解答。A組學員在教學查房前學習與培訓內容相關的2~3個病例,要求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化的CBL案例導學,自行檢索文獻獲取循證醫學證據,結合臨床研究證據,根據討論提綱進行小組討論,相互討論得出結論。在教學查房時,針對重癥患者臨床氣道管理進一步講解,強調強化去氮理論的關鍵點、技能操作注意事項,臨床教學查房結束后,使用PBL教學法組織學員進行討論、總結、歸納。B組學員則使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氣道管理的教學,課前使用雨課堂教學內容,學員自學強化去氮氣道管理的相關內容,在教學查房中考核學員的技能操作,課后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考核。針對是否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習主動性、培養查閱文獻的能力、提高發現臨床問題能力、提高解決臨床問題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6個方面制成收獲滿意度問卷調查,對教學模式進行評價。滿分30分,≥20分為滿意;<20分為不滿意。
1.3觀察指標
在外科重癥監護中心規范化培訓結束后,針對強化去氮吸氧操作在氣道管理中應用的教學內容進行理論、操作考核和收獲培訓滿意度問卷調查并記錄兩組學員得分情況。
1.4統計分析
所有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珋±s)表示,兩組比較滿足正態分布且方差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或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員培訓后理論考試和技能操作考試成績比較
A組學員的理論考試成績、技能實踐考試成績均明顯高于B組的學員,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學員培訓后收獲滿意度問卷調查滿意度比較
A組學員培訓后收獲滿意度即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習主動性、培養查閱文獻的能力、提高發現臨床問題能力、提高解決臨床問題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等綜合素質能力方面綜合滿意率皆高于B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住院醫師規范培訓源于1993年,是醫學生畢業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7],在醫學終生教育中起到承前(醫學院校基本教育)啟后(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地位,是培養臨床醫學專家過程的關鍵所在。隨著醫學學科的發展,危重癥醫學應運而生,2008年7月國家批準重癥醫學為臨床醫學的下屬二級學科,由專職醫生及護理人員對患者實行24小時的連續、動態和全方位監測和治療,為各類危重病人的生命支持提供了有力保障。危重癥醫學也是一門較新的、富有挑戰性的醫學學科,2019年世界范圍內爆發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SARS-COV-2)引起的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在此次疫情的防控和患者救治過程中,重癥醫學受到了社會及醫學界的廣泛關注與重視[8]。目前,所有的學科都會面臨危重癥患者救治的問題,對于危重癥患者的處理,是難點,也是挑戰。在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理論聯系實際為原則,強調實踐為主、技能為主,自學為主,業余為主的在崗培訓,知識結構力求合理,注重醫療、醫學科研相結合,以打好扎實的基礎。危重癥醫學是一門多個傳統學科交叉整合的學科,是臨床醫學中最復雜多變的學科[9],要求醫師具有廣泛的知識面,又需具備敏銳的臨床觀察力、判斷力,快速準確的臨床治療能力。因此,危重癥醫學教育顯得十分重要,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危重癥醫學醫學教學來說是存在很大缺陷的,向學員強制灌輸理論知識,會造成學員的知識結構混亂,不僅扼殺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降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而且會限制學生的臨床思維發散,導致學生對學科知識達不到融會貫通程度,從而導致學生在以后的臨床實踐中對復雜多變的危重癥患者不能作出及時、正確的決策,延誤患者病情,影響疾病的轉歸。新型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如CBL、PBL、思維導圖教學法等[5-7]。CBL是一種以真實的臨床病例為引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開放式、互動式教學方法[10]。PBL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11]。思維導圖模式,作為一種腦力訓練和強化記憶的方法[12],是由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專家托尼·巴贊提出的。這是一種新的思維模式,旨在利用圖形記憶的模式開發右腦的潛力,以某個主題為中心,有組織、有層次的以不同的表現形態來表達,將發散思維以鏈條的方式串聯在一起,以聯想為基準進行延伸,進而達到全面記憶的一種方式。由于住培學員缺乏相關臨床經驗、知識點零散,不能將課堂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以致于在臨床教學查房過程中,住培學員不能形成清晰的診療脈絡。因此,單獨使用PBL或CBL教學方法效果均欠佳。而思維導圖化CBL結合PBL的教學方式在危重癥醫學的教學、氣道管理中的應用具有重要作用,不僅提高學員培訓滿意度,在重癥醫學科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中發揮重要作用。CBL思維導圖化結合PBL在強化培訓去氮教學中的應用,以CBL教學為基礎,將臨床病例思維導圖化,拓展思維[13],在進一步分析過程中結合PBL引導提出氣道管理相關的問題并深入討論,將病例內容細化和邏輯結構具體化,重點突出,條理清晰,有利于規培學員整合臨床資料,培養發散、綜合的臨床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其臨床學習、實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一步改善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此教學模式邏輯清晰,層次分明,能夠有效地鍛煉學員臨床思維能力,促進團隊協作,減少不必要的教學資源浪費。通過效果明確的教學模式改革,培養學員臨床思維能力,為學員的職業生涯打下基礎,隨之帶來一系列的家庭及社會經濟效益。其次,此次教學模式改革可加強帶教老師的帶教能力,同時也能加強帶教老師的臨床診療思維與能力,更好的服務于臨床患者,縮短疾病診療時間,強化技能操作,減少不必要的診療,盡提高醫療效率??傊季S導圖化CBL結合PBL教學方法在強化去氮培訓中效果明確,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為實施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融入人文教育、全方位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及效率、增強團隊合作精神等提供方法,因此,此教學模式值得推廣。
作者:賀芬 沙海旺 李玲霞 惠智艷 袁偉偉 胡彬 單位:延安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