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ackas"><s id="ackas"></s></strike>
  • <th id="ackas"><menu id="ackas"></menu></th>
    
    
    <bdo id="ackas"></bdo>
  • <th id="ackas"></th>
    <ul id="ackas"><pre id="ackas"></pre></ul>
    无码专区视频精品老司机,在线精品国产成人综合,日韩高清免费一码二码三码,亚洲免费人成影院,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麻豆一二三区精品蜜桃,日韩精品卡1卡2日韩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五年級冊數學范文

    五年級冊數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五年級冊數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五年級冊數學范文

    一、進一法、去尾法的實際運用

    1.用塑料袋包裝肉、用油桶裝油或用車載物,求需要準備多少個口袋、油桶或車輛?

    物品總量÷每份數=數量(需要的口袋、油桶或車輛)(通常用進一法)

    例:李叔叔把80千克油分裝到油桶里,每個油桶最多能裝油4.5千克,李叔叔至少要準備()個這樣的油桶。

    2.用布匹做衣服、用紙訂本子,求可以做多少件衣服、多少個本子?

    物品總量÷每份數=數量(可以做的衣服件數或本子本數)(通常用去尾法)

    例:有600張紙,48張紙裝訂一本練習本,可以裝訂()本練習本。

    二、平均數問題:

    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如果總數量和總份數沒有直接告訴,就要先算出總數量和總份數,最后才能算出平均數。

    例1:工人鋪設天然氣管道,前4天鋪設了49.6米,后3天鋪設了45.6米,平均每天鋪設多少米天然氣管道?

    例2:工人鋪設天然氣管道,前4天鋪設了49.6米,后3天每天鋪設了15.2米,平均每天鋪設多少米天然氣管道?

    變式數量關系:1.平均數×總份數=總數量 2.總數量÷平均數=總份數

    三、擇優比較的運用

    1.買東西時的擇優問題,通常是比較單價,所以要先算出單價;也可以比較相同數量下的總價多少。

    2.比較跑步的快慢,通常是比較速度,所以要先算出速度;也可以比較相同時間里跑的路程多少。

    3.比較莊稼的收成好壞,通常是比較單產量,所以要先算單產量。

    比較題有一個關鍵,就是在相同的條件下比較才公平。

    四、貨幣的兌換

    把人民幣兌換成外幣,人民幣÷兌換率=外幣外幣×兌換率=人民幣

    例:1美元可以兌換人民幣6.34元,6340元人民幣可以兌換()美元,5美元可以兌換()人民幣。

    五、讀天然氣表,電表或水表,算本月的費用通常是:

    本月讀數-上月讀數=實際用量單價×實際用量=本月應繳費用

    例:小紅家上月天然氣讀數為478立方米,本月讀數是506立方米,天然氣的單價是每立方米1.7元,小紅家本月應繳天然氣費多少元?

    六、出租車計費:

    通常有:起步價+規定路程外按一定單價計價的出租車費(超出起步價規定路程×每千米的單價)=一共要付的費用

    例1:瀘州市出租車的起步價是6元,2千米以后按每千米1.6元計費,王老師從家到學校的距離

    是8千米,王老師乘出租車從家到學校需要多少元?

    演變一:(一共要付的費用-起步價) ÷起步價規定路程外的單價+起步價包括的路程=總路程

    例2:瀘州市出租車的起步價是6元,2千米以后按每千米1.6元計費,小明乘出租車從家到學校付了14元,小明家到學校有多少千米?

    變式應用:上網費、停車費與出租車費道理相通。

    七、電話繳費問題:(1)無月租計算方法是:每分鐘通話費用×通話時間=應繳費用;(2)有月租費的計算方法:每分鐘通話費用×通話時間+月租費=應繳費用。如還有其它費用,再加上這些費用。

    例1:李奶奶每月通話時間約140分鐘,請幫助李奶奶選擇一種合算的繳費方式。

    方式一:月租費15元,每通話1分鐘0.18元;

    方式二:無月租,每月來電顯示6元、彩鈴2元,每通話1分鐘0.25元。

    印刷廠印刷試卷等資料的道理同電話繳費問題相同。

    八、軸對稱圖形:

    在軸對稱圖形中,有的只有1條對稱軸,有的不止1條對稱軸。長方形有2條對稱軸;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等腰三角形有1條對稱軸;等邊三角形有3條對稱軸;等腰梯形有1條對稱軸;圓有無數條對稱軸,扇形有1條對稱軸。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

    九、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變式:平行四邊形面積÷高=底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2、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變式:三角形的面積×2÷底=高 三角形的面積×2÷高=底

    3、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變式:(1)梯形的面積×2÷高-下底=上底

    (2)梯形的面積×2÷高-上底=下底

    (3)梯形的面積×2÷(上底+下底)=高

    4.生活中有許多用到梯形法則的地方。

    如:①把木棒堆成橫切面是梯形的形狀,可用:(頂層根數+底層根數)×層數÷-2=總根數,這個公式來算總根數。

    ②把合唱團的學生排成梯形形伏的,可用:(第一排人數+第后排人數)×排數÷2=總人數,這個公式來算總人數。

    5.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可以把組合圖形轉換成幾個規則圖形來計算。

    十、厘清數量間的關系:

    1.王叔叔25小時加工100個零件,他平均每時加工()零件,加工一個零件需要()時。

    問題一:零件個數÷加工時間問題二:加工時間 ÷零件個數

    2.一輛汽車行駛50千米耗油5升,這輛汽車平均每升油可以行駛( )千米,行駛每千米耗油()升。

    第2篇:五年級冊數學范文

    卷(一)

    (時間:90分鐘 分數:

    )

    一、填空題。(22分)

    1.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是(

    ),最小公倍數是(

    )。

    2.能同時被2、3和5整除的最大的三位數是(

    )。

    3.用棱長是1

    cm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4

    cm、寬3

    cm、高2

    cm的長方體。

    (1)需要(

    )塊小正方體。

    (2)拼成的長方體的表面積是(

    )cm2。

    4.0.35

    dm3=(

    )cm3

    360毫升=(

    )升

    5.78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取這樣的(

    )份;也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其中的(

    )份是78。

    6.229里面有(

    )個19,再加上(

    )個這樣的分數單位是最小的合數。

    7.4÷5=8(

    )=

    (

    )40=(

    )(填小數)

    8.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8

    cm、5

    cm和4

    cm,從中截去一個最大的正方體后,剩下的體積是(

    )cm3。

    9.在里填上“>”“

    1917

    1091001110

    4735

    二、判斷題。(對的畫“?”,錯的畫“?”)(12分)

    1.因為12=24,所以12和24的分數單位相同。

    (

    )

    2.真分數一定比1小,假分數一定比1大。

    (

    )

    3.棱長為6厘米的正方體,它的表面積和體積一樣大。

    (

    )

    4.將一個分數的分子擴大到原來的4倍,分母縮小到原來的14,分數的大小不變。

    (

    )

    5.比15大,比12小的分數只有13和14。(

    )

    6.正方體的棱長擴大到原來的3倍,則表面積擴大到原來的9倍,體積擴大到原來的27倍。

    (

    )

    三、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2分)

    1.下列分數是最簡分數的是(

    )

    A.666

    B.2266

    C.1766

    D.3366

    2.一個棱長總和是72厘米的長方體,長、寬、高的和是(

    )厘米。

    A.18

    B.12

    C.6

    D.3

    3.a÷b=3(a和b都是非0自然數),a和b的最大公因數是(

    )。

    A.a

    B.b

    C.3

    D.ab

    4.下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體積單位比面積單位大

    B.若a5是假分數,那么a一定大于5

    C.只有兩個因數的自然數一定是質數

    D.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5.一個水池能蓄水430

    m3,我們就說,這個水池的(

    )是430

    m3。

    A.表面積

    B.質量

    C.體積

    D.容積

    6.小王、小李和小劉玩轉盤游戲,規定轉盤指針指向紅色區域小王贏,指向黃色區域小李贏,指向藍色區域小劉贏,則(

    )贏的可能性較大。

    A.小王

    B.小李

    C.小劉

    D.無法確定

    四、計算題。(18分)

    1.直接寫得數。(6分)

    1-13=

    14+13=

    89-19=

    25-13=

    1-79-29=

    29+49=

    2.計算下面各題,能簡算的要簡算。(12分)

    56-45+310

    45-38+14

    13+38+23+58

    59-29+16

    五、解決問題。(36分)

    1.有一項工程,甲隊完成了這項工程的715

    ,乙隊完成了這項工程的

    115。(15分)

    (1)甲、乙兩隊共完成了這項工程的幾分之幾?

    (2)還剩下這項工程的幾分之幾沒有完成?

    (3)甲隊比乙隊多完成這項工程的幾分之幾?

    2.觀察下圖,回答問題。(4分)

    某超市2010年下半年啤酒和白酒

    銷售情況統計圖

    如果你是該超市的部門經理,在今年下半年進貨時,你有什么打算?

    3.把一個棱長為8厘米的正方體切成兩個長方體,切成的這兩個長方體的表面積的總和是多少平方厘米?(5分)

    4.在甲容器中裝滿水,若將這些水倒入乙容器,能倒滿嗎?如果倒不滿,水深為多少厘米?(單位:厘米)(6分)

    5.小明和小華在環形跑道上跑步。小明跑一圈需5分鐘,小華跑一圈需8分鐘。現兩人同時從起點出發,至少需要幾分鐘兩人第一次相遇?(6分)

    參考答案:

    一、1.

    6 36 2.

    990 3.

    (1)

    24 (2)52 4.

    350

    0.36 5.

    單位“1” 8 7 7 8 1 6.

    22 14 7.

    10 32 0.8 8.

    96 9.

    二、1.

    ? 2.

    ? 3.

    ? 4.

    ? 5.

    ? 6.

    ?

    三、1.

    C 2.

    A 3.

    B 4.

    C 5.

    D 6.

    A

    四、1.23 712 79 115 0 23

    2.13 740 2 16

    五、1.

    (1)715+115=815 (2)1-815=715 (3)715-115=25

    2.

    答案不唯一,如:多進白酒。

    3.

    8×8×(6+2)=512(平方厘米)

    4.

    20×5×30=3000(立方厘米)

    35×20×15=10500(立方厘米)

    10500立方厘米>3000立方厘米

    倒不滿 3000÷(20×15)=10(厘米)

    第3篇:五年級冊數學范文

    我所任教的五年級班共有學生26人。一部分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空間觀念較強。上課時都能積極思考,主動、創造性的進行學習。但從上學年的知識質量驗收的情況看,學生的存在明顯的兩極分化,后進生的面還是大,針對這些情況,本學年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時,加強后進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兩班的合格率和優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小數的乘法和除法;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多邊形面積的計算;簡易方程四個部分。

    (一) 小數的乘法和除法

    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的四則運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部分的知識在本冊乃至于整個小學階段中取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單元的應用題主要是復習已學過的兩、三步應用題,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和推理能力,為下一單元學習新的應用題作準備。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理解、掌握小數乘、除法的意義及計算法則;難點: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關鍵:小數點的處理。

    (二) 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

    本單元包括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兩節。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是在學生已掌握整數混合運算和小數四則運算的基礎上,對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進行概括的總結和提高。應用題前一部分是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整理總結解應用題的一般方法和步驟,擴展一般應用題的范圍,后一部分是教學以反應兩個物體運動為內容的一些行程應用題。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掌握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熟練進行計算;難點:列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關鍵:掌握列綜合算式解答文字題。

    (三) 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是今后學習圓面積和立體圖形面積的基礎。

    這單元的教學重點:計算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難點:多邊形面積公式的應用;關鍵:公式的推導過程。

    (四) 簡易方程

    第4篇:五年級冊數學范文

    課標分析: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認識體積單位之間的關系,充分運用知識的遷移的規律,引導學生類比舊知掌握新知。

    教材分析:這部分內容教學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讓學生根據進率進行相鄰體積單位的換算。要求加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學情分析: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及其換算,學習了長、正方形周長及面積的計算。本單元又學習了體積的概念以及常、正方體的體積計算,這些都是學習體積單位間進率的重要基礎。面積單位的換算是在學過面積單位的基礎上,用擺方格或正方形的面積公式來推導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而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其推導的方法與面積單位進率的推導方法相同。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明白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會進行簡單的體積單位的換算

    過程與方法:

    結合具體事例,經歷用數據,看圖,利用公式推導體積單位之間進率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探索體積單位進率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學習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1

    結合生活經驗用不同的單位計算出洗衣機包裝箱的體積

    2推算出體積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理解推算進率的過程

    教學方法:談話法

    討論法

    講演法

    教學準備:正方體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出示本節課學習目標

    1、課前部分探究

    提前讓學生整理有關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相關知識。讓學生自主復習了相鄰的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進率。

    2、課堂展示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學過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入手,給學生一種親切與熟悉的感覺,能更好地使學生從心理上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回憶和整理已有知識,有利于他們主動地梳理頭腦中原有的知識體系,加強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使知識在孩子們的頭腦中形成網絡。)

    二、探求新知

    出示教材中求洗衣機包裝箱的體積的例子,讓學生長出里面的數學信息,由于里面的數據沒有給出單位,所以由學生的生活經驗得知單位是厘米,由80厘米50厘米90厘米引導學生還可以說成是多少,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單位計算出洗衣機包裝箱的體積,由于是同一個箱子的體積,所以學生得出360立方分米=360000立方厘米,引導學生推算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推導,加深對進率和算法的理解)

    三、自主探索,驗證猜想

    小組合作探究,小組成員一起觀察分析,利用課前準備的正方體,進行探索推導教師巡視各組情況并進行指導,請1—2個小組

    上臺敘述他們的推導過程

    全班歸納總結:教師用課件動態展示

    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然后引導學生用相同的方法自己推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設計意圖(從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出發,在復習中感知,在觀察中大膽猜想,在課件的演示和計算活動中進行驗證,讓學生經歷了從舊知到新知,從感知到理解的過程。同時,把課件的演示、學具的觀察與擺一擺、數一數緊密地結合,學生在掌握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的同時,較好地建立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空間觀念,為學生用知識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

    四、鞏固深化,歸納方法

    課件出示課本64頁習題,以玩游戲的形式完成練習。

    設計意圖(合理選擇練習,先是讓學生明白算理,之后又讓學生在應用中理解進率的作用,使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在成功中進步。)

    五、課堂小結

    讓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幫助學生把本節課的學習進行梳理,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更加深刻的印象。

    板書設計

    體積單位的換算

    360立方分米=36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體積單位的換算

    第5篇:五年級冊數學范文

    一、單選題

    1.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拉成一個長方形,周長不變,面積(

    )。

    A.?變小了?????????????????????????????????B.?變大了?????????????????????????????????C.?不變?????????????????????????????????D.?不確定

    2.如果一個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相等,那么(

    )的面積最大。

    A.?正方形???????????????????????????????????B.?長方形???????????????????????????????????C.?平行四邊形

    3.如下圖,線段BC的長度是線段CD長度的

    ,若大三角形ABD的面積為14,那么小三角形ACD的面積是(

    A.?3???????????????????????????????????????????B.?6???????????????????????????????????????????C.?4???????????????????????????????????????????D.?8

    4.三角形ABC和平行四邊形BDEF相比較(

    A.?三角形ABC面積大??????????????????????????????????????????????B.?平行四邊形BDEF面積大

    C.?面積相等????????????????????????????????????????????????????????????D.?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

    二、判斷題

    5.判斷對錯.

    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6.判斷,正確的填“正確”,錯誤的填“錯誤”.

    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分成兩個大小和形狀都一樣的梯形.

    7.判斷對錯.

    一個梯形面積20平方米,上下底的和是8米,那么高是5米.

    三、填空題

    8.下面三角形的面積________.

    9.看圖計算(單位:米)

    底a=________米

    10.求下面涂色圖形的面積.

    面積是________

    11.一個梯形上底是下底的

    ,用一條對角線把梯形分成大、小兩個不同的三角形,大小三角形的面積比是________.

    四、解答題

    12.用83米的籬笆靠墻圍一塊梯形的菜地(如圖所示),圍得菜地的面積是多少m2?

    13.一塊平行四邊形菜地的高是26m,底是高的3倍。這塊菜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五、綜合題

    14.解答

    (1)點C(1,3)向右移動3格后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把線段AB繞A點逆時針旋轉90°后,B點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2)一個長方體的盒子,要得到它的平面展開圖,需要剪開________條棱.如圖陰影部分是一個長方體的平面展開圖,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是1厘米,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________立方厘米.

    (3)如果將這幅圖按1:3的比例放大后,用新的圖形做成一個長方體,這個新長方體的表面積是________平方厘米.

    六、應用題

    15.一個零件,如圖,求它的體積.(π取3)

    16.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玉米地,底長85米,高是60米.共收玉米3315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玉米多少千克?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答案】

    B

    【解析】【解答】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拉成一個長方形,周長不變,面積變大了.

    故答案為:B.

    【分析】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拉成一個長方形,拉伸后底不變,高變大,根據公式S=ah,所以面積變大,據此解答.

    2.【答案】

    A

    【解析】【解答】解:正方形的面積最大。

    故答案為:A。

    【分析】周長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長方形的面積比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周長相等的正方形和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比長方形的面積大。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14×=8

    故答案為:D

    【分析】BC的長度是CD長度的,

    則三角形ABC的面積就是三角形ACD面積的,

    ABC的面積是3份,ACD的面積就是4份,則三角形ACD的面積是三角形ABD面積的,

    然后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計算ACD的面積即可.

    4.【答案】

    C

    【解析】【解答】三角形ABC的高與平行四邊形BDEF的高相等,設這個高是h,

    三角形的面積=AB×h÷2=ABh÷2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FB×h,

    因為F是AB的中點,2FB=AB

    三角形的面積=AB×h÷2=ABh÷2=2FBh÷2=FBh

    故答案為:C。

    【分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的知識,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明確三角形的高和平行四邊形的高是相等的,據此根據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計算分析即可。

    二、判斷題

    5.【答案】錯誤

    【解析】【解答】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故,錯誤。

    6.【答案】正確

    【解析】【解答】因為兩個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個平行四邊形。所以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分成兩個大小和形狀都一樣的梯形。故,正確

    【分析】所以一個平行四邊形用一條線段可以將它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

    7.【答案】正確

    【解析】【解答】20×2÷8=5(米),可見原題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則高=面積×2÷(上底+下底),代入數據計算即可.

    三、填空題

    8.【答案】2.66平方米

    【解析】【解答】1.9×2.8÷2=2.66(平方米)

    故答案為:2.66平方米

    【分析】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9.【答案】9.8

    【解析】【解答】解:54.88÷5.6=9.8(米)

    10.【答案】

    13.14

    【解析】【解答】解:5.2×3.2-3.5×2÷2=13.14,所以涂色圖形的面積是13.14m2。

    故答案為:13.14。

    【分析】涂色圖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其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據此代入數據作答即可。

    11.【答案】3:2

    【解析】【解答】解:設梯形下底是a,則上底為

    a,梯形的高為h,

    ah):(

    ×

    ah)

    =1:

    =3:2

    故答案為:3:2

    【分析】分成的兩個三角形的高相同,底分別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字母表示出梯形的下底和上底以及高,然后根據三角形面積公式表示出兩個三角形的面積,再寫出兩個三角形的面積比并化成最簡整數比即可

    .

    四、解答題

    12.【答案】

    解:上底+下底:83-28=55(m)

    菜地的面積:55×18÷2=495(m2)

    答:圍得菜地的面積是495m2。

    【解析】【分析】梯形的上底+下底=籬笆總長-斜邊的長度,菜地的面積=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13.【答案】解:26×3×26

    =78×26

    =2028(平方米)

    答:這塊菜地的面積是2028平方米。

    【解析】【分析】用高乘3即可求出底,然后用底乘高即可求出菜地的面積。

    五、綜合題

    14.【答案】

    (1)4

    ;3

    ;4

    ;2

    (2)7

    ;4

    (3)144

    【解析】【解答】解:(1)點C(1,3)向右移動3格后列數加3即為4,行數不變,

    移動后的位置是(4,3);

    因為,B點對應的列數是4,行數是2,

    所以,B點的位置是(4,2),

    (2)因為長方體有12條棱,要得到它的平面展開圖,需要剪開7條棱,

    因為,長方體的長是2厘米,寬是2厘米,高是1厘米,

    所以,體積是:2×2×1=4(立方厘米);

    (3)長方體的長為:2×3=6(厘米),寬為:2×3=6(厘米),高為:2×3=6(厘米);

    所以體積為:6×6×3=144(平方厘米),

    故答案為:4,3,4,27,444.

    【分析】(1)點C(1,3)向右移動3格后列數加3即為4,行數不變,由此得出移動后的位置;把線段AB繞A點逆時針旋轉90°后,B點對應的列數是4,行數是2,由此得出B點的位置;(2)通過圖知道這個長方體的長是

    2厘米,寬是2厘米,高是1厘米,由此根據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即可求出它的體積;(3)把長方體的各個邊都擴大3倍,即長為2×3厘米,寬為2×3厘米,高為2×3厘米,由此根據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即可求出它的體積.此題主要考查了數對的意義及長方體與它的側面展開圖的關系,再利用相應的公式解決問題.

    六、應用題

    15.【答案】解:

    ×3×(12÷2)2×6+20×15×8

    =216+2400

    =2616(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2616立方厘米.

    【解析】【分析】根據圓錐的體積公式:v=

    ,長方體的體積公式:v=abh,把數據分別代入公式求出它們的體積和即可.

    16.【答案】解:33150÷(85×60)

    =33150÷5100

    =6.5(千克)

    第6篇:五年級冊數學范文

    教學內容:分數乘法應用題

    教學目標:

    1.培養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

    2.理解意義并會運用意義解答有關應用題。

    3.鞏固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正確熟練計算。

    教學重點:理解意義并會運用意義解答有關應用題。

    教學難點: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思考方法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活動一:準備練習:

    說出下面分數的意義:

    1.

    一條路,已經修了全長的

    2.

    小明看了一本書的

    3.

    一袋大米,吃去了

    小結:以上的句子都表示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幾分之幾。

    活動二:新課:

    出示:張家莊修一條1200米長的水渠,已經修了全長的。已經修了多少米?

    1.

    讀題,找出條件和問題。

    2.

    分析句子的意義,畫出線段圖。

    師:把誰看作單位‘‘1’’?

    已經修了的是誰的?

    要求已經修了多少米,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法?

    “1”

    修了

    ?米

    1200米

    3.

    列式計算;

    1200×=

    =

    1000(米)

    根據分數意義列出算式。

    1200÷6×5=1000(米)

    師:1200÷6求的是什么?為什么再×5?

    4.

    答題。

    5.

    同桌互相說一說解答步驟。

    活動三:師生合作完成。

    活動四:獨立解決問題。

    活動五:學生質疑,歸納解題步驟。

    活動六:鞏固練習:

    1.

    判斷哪一種分析是正確的,錯誤的要指出錯在哪里。

    一箱貨物重噸,運走它的,運走了多少噸?

    分析:1)把一箱貨物看作單位“1”,運走的貨物是;

    2)把一箱貨物看作單位“1”,運走的貨物是這箱貨物的;

    3)把一箱貨物看作單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運走的占3份;

    4)把看作單位“1”,運走的貨物是它的,求運走了多少噸,也就是求的是多少,用乘法。

    2.

    選擇正確的算式:

    從甲地到已地小聰步行用小時,小明騎車比小聰快,小明比

    小聰早幾小時到達已地?

    1)+

    2)-

    3)×

    4)×

    +

    5)-

    ×

    布置作業:書P9/

    7(2)

    P10/

    1,2,5,6

    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應用題

    張家莊修一條1200米長的水渠,已經修了全長的。已經修了多少米?

    “1”

    修了

    1200×=

    1200×=

    1000(米)

    1200÷6×5=1000(米)

    ?米

    答:已經修了1000米。

    1200米

    見幻燈片《分數乘法應用題》

    反思:1、稍復雜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是在簡單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緊緊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系,采用了變簡單題的問題與已知條件相對應為不對應,變一步計算為兩步計算。

    第7篇:五年級冊數學范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經歷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并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簡單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2.使學生在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理解數學本質,體會“轉化”思想在探索新知過程中的價值,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在探索新知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樂趣和體驗,進一步增強探索意識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異常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必須先通分的道理

    設計理念:

    1.依托已有經驗,經歷知識形成過程。

    學生在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之前,已經學會了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認識了分數單位,會根據分數的性質對分數進行通分和約分。本節課重點在于創設沖突,使學生發現分母不同,即分數單位不同無法直接相加減,必須轉化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把時間讓給學生,通過交流、辨析自主探究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2.

    滲透轉化思想,體會數學思想價值。

    掌握科學的數學思想方法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以及學生的終身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節課正是利用了“轉化”思想將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轉化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計算的,轉化思想是本課的靈魂,必須讓轉化貫穿在課的始終,使轉化這一思想牢牢扎根在學生的頭腦中。

    【設計思路】

    課始通過讓學生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并說說各有幾個分數單位,接著出示幾組圖形讓學生將這些圖形兩兩合并,說說哪些圖形可以合并在一起,為什么?使學生發現只有單位“1”相同的才好合并在一起,并寫出合并后的算式,通過比較將算式分成同分母分數相加和異分母分數相加。在探究異分母分數相加時,充分放手,讓學生四人一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辦法,自主獲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最后總結方法,感悟轉化思想在探究新知過程中的價值。

    【教學過程】

    一、數形結合,找準關鍵起點

    1.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并說說每個分數里各有幾個分數單位。

    2.如果要把某兩個圖形的涂色部分合并,你覺得哪兩個合并比較合適?如何列式?學生討論后,教師板書如下幾道算式:+、+、+、+。

    3.你能將這四道算式分一分類嗎?

    板書:分母相同的分數相加:+、+。分母不同的分數相加:+、+。

    指名回答兩道同分母分數加法算式怎樣計算?為什么可以把分子相加,分母不變?結合分數的意義說說理由。

    4.揭示課題:分母不同的分數我們稱為異分母,猜一猜異分母分數怎樣相加或相減呢?(學生說一說)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并說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再將兩個圖形的涂色部分合并,直接將問題引向相同的單位“1”,相同的計數單位。通過比較發現分數加減法不僅有同分母分數相加減還會有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在回顧同分母分數相加的計算方法時再次強調相同的分數單位,也引出了新知,使學生自然投入到新知的探究活動中,有利于學生形成合理的認知結構。

    二、由淺入深,把握流程節點

    1.創設情境,自主探究方法(例1)

    師:研究問題要先從簡單問題入手,先來看這道題:

    (1)出示教材第80頁例1,指名讀題,并說說自己從題中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回答)

    提問:怎樣列式?(板書:+)為什么這樣列式?

    (2)

    學習計算方法。

    談話:分母不同,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應該怎樣計算呢?先獨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并匯報。

    學生探究方法預設:

    A、

    用折紙的方法,在長方形紙上折一折、并涂色分別表示出它的和。

    B、

    畫圖,先畫一個長方形,再平均分成2份,涂色表示出它的,再將剩下的平均分成2份,得到。

    提問:根據折紙或畫圖的過程,說一說+的得數是多少?你是怎么看出得數是的?(涂色部分一共占這張紙的)。

    C、將和化成小數再計算:0.5+0.25=0.75。

    D、先通分,把和化成同分母分數后再計算。用算式表示為:+=+=(教師相機板書)

    追問:把這兩個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的過程,應用了什么知識?(分數的基本性質)這個過程也叫什么?(通分)想一想,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法時,為什么要先通分?

    2.討論交流,提煉優化方法

    學生獨立計算+、+。

    師:剛才有同學用折紙的方法,有同學用畫圖的方法,有同學說化成小數進行計算,還有同學說將異分母分數進行通分,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再相加,這兩道題你們覺得用哪種方法更方便、快捷呢?

    通過討論讓學生發現畫圖或折紙的方法比較麻煩,而化成小數計算又會遇到除不盡的情況,因此還是將異分母分數轉化為同分母分數再相加更實用。

    3.比較同化,遷移整合方法(“試一試”)

    課件出示:-

    1-(學生獨立計算)

    匯報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算的?為什么要先通分?計算時還要注意什么?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1-=-=

    4.回顧小結,發展元認知能力

    教師拋出問題:“你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了嗎?你覺得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要注意些什么?”

    討論后小結:轉化成同分母分數是為了將不同的分數單位轉化成相同的分數單位,只有計算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減;計算1減幾分之幾時,把1轉化成與減數同分母的假分數再計算。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提問:想知道自己做得對不對,可以進行驗算,你會驗算上面的兩道題嗎?

    引導學生交流并明確:可以用差加減數,看結果是否等于被減數,也可以用被減數減差,看結果是否等于減數來驗證。

    總結計算方法: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計算;計算的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最后別忘記對計算的結果進行檢驗。

    設計意圖:從例題入手,讓學生發現在折紙、涂色的過程中已經將看成了,不由自主地進行了通分的過程。而通過對+、+兩道題的計算,發現化成小數進行計算以及折紙涂色、畫圖這三種方法的局限性,自覺優化算法,選擇將異分母分數轉化為同分母分數再加減的計算方法。“試一試”完全放手讓學生將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遷移到異分母分數減法中,最后和學生總結計算方法,形成計算技能。

    三、比較提煉,理清知識結點

    1.綜合練習,形成技能

    (1)完成教材第82頁“練習十二”第1題。

    學生各自涂色、寫得數,指名匯報。

    設計意圖:數形結合,再次理解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計算的算理。

    (2)完成教材第80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在計算后匯報。

    設計意圖:脫離圖形讓學生說說計算方法,使學生真正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3)想一想,填一填。

    小結: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可以直接相加;分數單位不同的分數,要轉化成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也就是要先通分,再相加。

    設計意圖:層次分明的練習,由淺入深,不斷引發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展,既發展學生的基本計算技能,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數感,更加強化了轉化的思想在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中的應用,使學生體會轉化思想的價值。

    2.自主總結,促進聯結

    (1)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及學習的過程,說說你的收獲和體驗。

    (2)說說轉化的方法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是否應用過?在哪里應用過?分別是怎么應用的?

    3.溝通聯系,逼近本質

    回顧整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溝通整數加減法、小數加減法和分數加減法之間的聯系。

    4.

    拓展延伸,發展思維

    兩個異分母分數相加,和是

    第8篇:五年級冊數學范文

    第一課時

    引領思路

    1.桌面上有8張撲克牌,其中“梅花”有3張,“紅桃”有2張,“方塊”有1張,“黑桃”有2張,把它們牌面朝下放在桌面上。如果從中隨意翻出一張牌:

    (1)翻出的這張牌是“方塊”的可能性是(

    )。

    (2)翻出(

    )(“黑桃”“紅桃”“梅花”“方塊”)的可能性最大,是(

    )。

    想:因為是隨意翻牌,所以從8張撲克牌中翻出一張牌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等于(

    )。8張牌中“梅花”最多,有3張,所以被翻出的可能性是(

    )。

    結論:用分數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時,一般先求出基本事件(每種可能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再求出整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夯實基礎

    2.在括號里寫出從下面各盒子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

    3.

    按要求給小球涂色。

    4.解決問題。

    五(1)班全體同學的身高情況如下表:

    (1)從班中任選一位同學,他的身高在130厘米以下的可能性是多少?

    (2)從班中任選一位同學,他的身高在140厘米~149厘米的可能性比大嗎?

    (3)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請寫下來,并解答。

    5.設計方案。

    在一個正方體的6個面上分別標上數字,使得正方體擲出后“3”朝上的可能性為。

    提升能力

    6.翻牌游戲。

    桌子上有五張撲克牌,它們分別是紅桃“5”“6”“7”“8”和“9”,牌面朝下放在桌子上,如果從中任意翻出一張。

    (1)翻出紅桃“6”的可能性是(

    )。

    (2)牌面數字為偶數的牌被翻出的可能性是(

    ),為奇數的牌被翻出的可能性是(

    )。

    (3)牌面數字比7大的牌被翻出的可能性是(

    ),比7小的牌被翻出的可能性是(

    )。

    (4)牌面數字比5小的牌被翻出的可能性是(

    )。

    (5)翻出黑桃“6”的可能性是(

    )。

    第二課時

    1.轉動轉盤,指針停在哪個區域的可能性最大?停在哪個區域的可能性最小?

    2.一個口袋里裝有不同數量、包裝相同的果味糖和奶味糖,下面是小紅摸糖的記錄。(共摸了20次)

    (1)口袋里可能(

    )糖多,(

    )糖少。

    (2)再摸一次,摸到(

    )糖的可能性大。

    3.李老師設計了摸棋子游戲,在盒子里放入紅色、藍色、黃色的棋子,每次任意摸一個棋子,然后放回去搖勻再摸,每個小組摸30次。下面是兩個小組摸30次的結果。

    根據所得數據,李老師所用的盒子最有可能是

    ,不可能是

    第9篇:五年級冊數學范文

    教學目標:

    1、初步體會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仍然適用。

    2、能運用這些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認真審題靈活運用運算定律簡算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觀察能找出正確的簡便算法。

    教學難點:

    學生通過觀察能找出正確的簡便算法。

    教學準備:媒體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5×0.2

    =

    2.5×0.4

    =

    125×0.8=

    0.5×0.2=

    0.25×0.4=

    1.25×80=

    0.05×20=

    250×0.04=

    12.5×0.08=

    2、簡便計算:

    32×25×125

    79×21+21×21

    二、探究新知:

    1、師:同學們,在整數乘法中我們學過哪些運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呢?

    2、出示:觀察并計算,下面每組中的兩個算式有什么關系:

    0.6×3.93.9×0.6

    (0.3×2.5)×0.40.3×(2.5×0.4)

    2.8×1.7+7.2×1.7(2.8+7.2)×1.7

    3、通過觀察、計算、討論,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規律: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也同樣適用。

    4、揭題: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5、你能用這些運算定律來巧算嗎?

    3.8×0.4×2.5

    7.9×2.1+2.1×2.1

    (1.25+2.5)×4

    a.

    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

    b.

    讓學生匯報:你應用哪條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的。

    三、分層練習:

    1、將一個數分解成兩個數的積或兩個數的差:

    0.72=8×

    (

    )

    0.72=0.8×

    (

    )

    0.72=0.08×

    (

    )

    9.9=10-

    (

    )

    99.9=100-

    (

    )

    0.99=1-

    (

    )

    2、下面各題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3.2×25×125

    6.4×99+6.4

    64×0.99

    3、判斷下面各題是否正確,并說說理由。(書P17—練一練)

    4、你認為怎樣算簡便?4.8×0.25

    四、課堂總結:

    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也同樣適用。

    五、思考題:

    判斷是否正確(機動)

    8.3×6.2

    +

    0.83×38

    =

    8.3×(6.2

    +

    3.8)

    =

    8.3×10

    =

    83

    六、板書: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乘法交換律:a×b=b×a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 国产96在线 | 欧美|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无码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绿巨人| 麻豆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超碰人人做人人爰|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大尺度尺度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av| 国产成人女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婷丁香亚洲综合| 日本成片区免费久久| 亚洲av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不卡黑寡妇|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亚洲在av极品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男人的天堂| 污污污www精品国产网站| 亚洲欧美人高清精品a∨| 国产人成无码视频在线软件| 亚洲女人天堂| 超碰人人超碰人人|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2020青青| 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碰| 亚洲女人在线|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亚洲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 曰韩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18久久久久久|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